教育部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今年4月12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议。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比2016年增加17.5个百分点。普惠性学前教育依然面临挑战:一是普惠性幼儿园给一些地方财政带来压力,后续经费保障难度加大;二是部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础条件差,教育质量堪忧;三是大部分幼儿园教师收入较低,影响师资来源、专业素质和队伍稳定性。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仍然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短板。

3—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在6岁后神经突触会完成整体发育80%,在6岁前为其锻炼脑部神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取高质量的教育,对于施教者来说,难度系数很高,尤其还要满足保育、游戏、阅读等适龄要求。这里之所以用施教者而不用教师,是因为学前教育是教师、家长、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和政府应当共同担起的社会责任,故本期专题适用的读者非常广泛——从事学前教育人群皆可视为潜在读者。

该专题的作者群体既有来自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一线的教师、园所管理者;在内容构成上,既有理论知识提升,也有实践经验总结;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社会调查报告,也有直面问题的建言献策。在此,《新阅读》编辑部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本专题给予的大力支持,并向罗佩珍、姚贵平、于晓晴、张丽娟四位老师致谢。

策划人:吴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