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锋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如何把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转化为自身教学的实际行动,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对此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应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事半功倍。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所需;教人以渔,方为终身之用”的道理也正在这里。

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包括具有一定意义的其他符号、图表等)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通过视觉器官接受文字符号,经由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文本的意义。阅读教学重在使学生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阅读教学的具体程序可以这样安排:

一是通读全文、排除障碍、初探要旨。通读首先要引导学生排除文中障碍,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见的疑难字词。只有文章读懂,才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准确地提炼出所蕴涵的信息和文章的中心。好文章往往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能让读者在阅读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在“再创造”中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趣。这一切都要通过细读、用心地读才能实现。

二是理清思路、明晰大意、透析框架。通读全文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然后再进行全篇基本结构的把握,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透析框架。教育家丁有宽的《分段歌》说道:学文边读边思,理清文路下工夫;切头去尾得中间,认真分析中间层;围绕中心来划分,段意前后要连贯;小标题意明言简练,文章结构眉目清。这对于答题精准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依题看文,有的放矢,深领要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炼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

总之,只有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机地统一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为学生的阅读扫除障碍,廓清道路,消除语文学习中这一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