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凯

作为行走教坛2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一路走来,有旖旎的风光,有充实的收获,也有很多难解的困惑。这些困惑包括学生成长的烦恼、家长教育的无奈、教师发展的迷茫,也包括学校前进的瓶颈,都使我备感忧思。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有的收效甚微,有的操作性差,总是找不到规律性的东西。

2013年,正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林州蓬勃开展之际。责任使然,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展了以“读”为主旋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其中,方知其乐;乐在其中,方得其妙。我深切体会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要使阅读永远是教育的主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互联网+”来改变社会,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读书+”的策略来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的问题。为此,我们将许多教育活动都基于读书进行了重新设计,随着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实践,我欣喜地看到了教师、学生、家庭的变化。

“读书+鼓励”点亮孩子的人生

我校地处村镇,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这种隔代抚养、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心理问题。五(2)班的冯柯潭,在三年级时经常逃课,不讲卫生,时不时还打架。我和班主任老师又批又劝,总适得其反。后来,我们改变策略,把冯柯潭带到图书室,让他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久而久之,他竟然读书上瘾了!图书室没开门,他就跑我办公室借书,我也总会鼓励他几句。在一次升旗仪式上,我还奖励给他一张“三味书屋”借阅卡。现在,冯柯潭像变了个人似的,有礼貌,讲卫生,爱读书,还经常给老师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二(2)班王恺爽更是一个小“书虫”,小小年纪就读过四大名着和很多长篇历史小说,父母给她买书不及时,她就一本书翻来覆去读四五遍。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也是利用一次升旗仪式,一次性奖励给她10本书。去年期末考试,王恺爽数学104分、语文103分,真正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后来,我校很多班主任纷纷效仿,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渐渐地,调皮捣蛋的学生越来越少,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位从太原退休的老工人接送外甥时对我说:“咱家的孩子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差!又懂事又喜欢看书,写作业也认真。”现在,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上午早到校室外朗读、下午早到校练字的良好习惯。

“读书+日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培养学生每日读书写日记的习惯,从2014年3月份开始,学校为学生设计制作了名为《智善日记》的本子。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所提倡的简单读书的思想,日记格式设计为“今天我读了……”“我学到的生字新词有……”“我最喜欢的句子……”“今日我的善言或善行是……”“其他收获”等条目,简明扼要,注重积累。日记本的封三印制了各年级的阅读书目,包括以唐诗宋词为主的必背书目、以《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主的必读书目、以中外名家名篇如《逃家小兔》《苹果树上的外婆》《金银岛》为主的推荐书目。学校还为学生编写了校本教材《唐诗宋词分类学》,免费印制发放。

学校每个月都组织一次《智善日记》校园展示,请老师、学生、家长学习交流。这样的展示与比较促使学生的读写越来越认真,作文内容真实丰富,写作字体规范端庄。三(1)班常艺笑的家长给孩子提出“三读一背”的要求。五(3)班栗超然的家长和孩子坚持一起写日记,他写的《谈谈我家孩子的养成教育》被教师们争相传阅,赞叹不已。在每周一的“言善赠星课”上,同学们互相传阅、评价《智善日记》,作为互相赠星的重要依据。现在,我校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每天读书写日记的好习惯,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读书+展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2014年起,我校每个月底都要举行读艺展示活动,即学生诵读与少年宫才艺展示。三年级以上的活动均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评比。学生为了在大会上有精彩的表现,课下一有时间就练习背诵诗词成语、编排才艺节目。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学生不仅诵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组织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在全镇和外校多次观摩课交流活动中,来访教师均被我校学生流畅的表达、精彩的展示和高昂的热情所折服。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编写《读书小报》《科学小报》《善行小报》等,每月更换,定期展示。学校利用姚村镇举办农贸会的机会,组织学生在会上分发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小报,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将正能量传向四面八方。现在,我们正在自主编排大型叙事舞蹈《读书梦》,以期带动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

“读书+微信”深度促进家校共育工作

我是2013年下半年担任校长的,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次是2013年11月份的全市少年宫现场会上,我正在发言,一个家长突然进来大声吵骂。原来是三(3)班班主任正忙着布置会场时,班里两个孩子闹了点纠纷,其中一个孩子就乘乱跑出去告诉了家长。家长粗暴的行为令现场气氛非常尴尬。另一次是我刚外出学习回来,门卫告诉我,一个家长前几天因为孩子迟到,一时间进不去门,就飞踹学校大门。我看了一下录像,当时门卫上了趟厕所,这位家长等待了不到半分钟,就出现这种极端行为。还有很多令人气愤和无奈的例子。村镇小学所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许多家长心态浮躁、素质较低。这样的家庭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孩子的成长是不敢想象的。如何才能提高家长素质并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呢?我们想到了读书与微信。

从2014年后半年起,学校每个班级都建立微信群,每晚由家长将亲子共读的音视频上传到班级群,让家长影响家长,孩子带动家庭,用读书改变环境。时间长了,亲子共读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一种生活习惯。每天晚上,无论进入哪一个班级的微信群,都会听到父母与孩子共同读书。现在,我们的教师走在大街上,碰到的家长都是微笑问好;教师买生活用品时,做生意的家长总是执意不收或少收钱。在一次业务学习会上,我说:“我觉得当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从家长的问候和少掏的5毛钱中感受到了尊重,体验到了价值!”

“读书+主题”使语文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一个“读”字。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该读什幺、如何读的问题。在课题组马红芳老师和市教研员张贵栓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校语文老师基本上都能准确把握和应用“三型两读”的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李梦梦、路栗平两位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短短两年时间,语文课上得异彩纷呈,多次承担姚村镇公开示范课,并到外校交流作课。今年3月份,这两位老师还加入了林州二小秦晓林名师工作室,拥有了更好的成长平台。

教师教语文简简单单,学生学语文也是高高兴兴。我校的学生不仅读教材,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还读整本的名着和古典诗词,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进步。从2014年起,我校学生的整体成绩稳步上升,每次镇统考都能受到表彰。

“读书+反思”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

读书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求每位教师自主购书不少于5本,阅读完经检查有批注学校予以报销。目前,学校教师每年平均读书至少10余本,包括《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国着名教师的精彩课堂》《教育中的痛和痒》,还有《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爱心与教育》等。每年寒暑假放假时,我都要为教师统一购书,开展假期同读一本书活动。从2014年到现在,我先后为教师购买了《一节好课需要的教育智慧》《影响教师一生的经典故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班级民主化管理》等书籍。假期中,我们利用微信群“优秀团队”交流读书心得。为促进教师写作,学校还设立了“小学教育大舞台”博客,鼓励教师每月写博。短短半年时间,博客已发表博文400余篇。有的文章还发表到《语文主题学习》杂志及林州手机报上。其中,付林梅老师写诗100余首。她的诗作十分优美,遗憾的是我尚未兑现为她出版诗集的承诺。

我们受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启发,每周的业务学习采用“主题1+X”的学习方式,即首先由校长或主任进行一个专题讲座,然后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若干名教师上台进行讲演,要求不少于10分钟、有借鉴价值、能吸引住听众。前不久,青年教师元云鹏所做的业务讲座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旁征博引,有理论,有实践,幽默生动。教师们掌声不断,20分钟演讲结束时,有人还主动要求交流。读书给教师带来的进步真是令人感动与赞叹!原来元老师每天晚上都读书到深夜。常林平主任还有两年退休,他经常在家里利用网络收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张蕾的空中课堂讲座,边看边记录,并查找资料,总是不知不觉到凌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习,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变得更加深厚,职业道德得到升华。

书读多了,眼界也开阔了,每当我们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会发现身边的教育存在着缺憾,比如小镇上缺乏大型的书店或阅览室,书架上缺少新鲜的、吸引孩子们的图书,更缺少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类图书;教师的成长缺少专家的悉心指导,作为村镇学校,也很难为教师搭建更高更大的展示平台,引领乏力。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越来越理性,全面发展的观念逐步代替唯分数论。这些对于我们村镇学校来讲,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不小的挑战。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村镇小学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聆听名师讲课,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

学校教育永远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我们解决的最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真爱烹制以多读好书为主料、其他教育方法为辅料的美味佳肴,给学生以全面丰富的营养,让他们时时享受健康成长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