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艳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们河东区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我们抓住“阅读”这个灵魂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以现行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为基础,围绕着单元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内阅读,致力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大约1/3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科书的学习,其余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相关的阅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所以我们进行了单元整合。通过整体阅读本组课文内容,学生认识到文中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先是激趣导入,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将《识字五》和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进行整合阅读,引出“团结”这个主题;将《称赞》与《纸船和风筝》进行整合阅读,感受“友谊需要用心呵护”这一主题。就这样,课文的整合将相同主题的文章归类,让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章的同时,也拓展了阅读的范围。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老师少讲,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引导点拨上。

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们会将本单元的生字集中出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生字。这样,既节约了学习生字的时间,还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又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课文有《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根据单元组合,拓展了四个单元、二十五篇文章,孩子们通过学习,发现了成长中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展现了童真童趣,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童年。

我们着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少做题多读书,学生才能知道得多,思维能力才会强, 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才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量变会促成质变。比如,学习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我们又拓展了《故乡》《三味书屋》《故事新编》等,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既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又潜移默化地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不需要精雕细刻,不需要挖地三尺,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最后有所感悟。“语文主题学习”从语文教学的规律入手,改变了传统方式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状况。

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合作,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群喜欢阅读的老师和一群喜欢阅读的孩子在广袤的文字世界里,无忧无虑地翱翔着,在简单的教与学中一起创造着语文学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