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教师的个人发展要依托学校这个平台,学校改革的实践必将造就一批新型教师。2010年6月,我校以课堂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套路,打造出内涵丰富、特色独具、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生命课堂”新模式。这对作为教导主任和一线教师的我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一、在交流中汲取营养

在学校的发展中,富有挑战性的改革实践本身, 不断滋养着我,使我的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特别是学校之间大量的交流活动,极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2011年,我校部分教师到山东省昌乐二中学习,去之前,我精心组织教师归纳问题,去之后又要求教师有序听课,归程中引导大家展示成果,回来后进行整理、汇报交流……

2012年,我校参加六校教研组研讨时,发现“同课异构”的方式可以让同样内容的课程效果完全不同,我就认真思考,探究哪些方面对我们的教研活动有促进,想通了以后再借鉴运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层管理者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各层面改革的深化, 也推动着学校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

二、在学习中充实自己

课堂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教师,但课堂改革的成功一定在教师。教师要想抓住机遇,跟上教学改革的潮流,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优化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洞察能力;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以发现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潜心研究,以解决实践中的疑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更需要勇于创新,以探索教育的新领域,创造教育的新境界。

2012年11月,我参加了北师大组织的“教师培训专干培训班”,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我体会到,课堂应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平台,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是知识、思想的集散地,不是传递知识的主渠道;是文本走向生活的对接舱,不是陈旧知识的剪切板;是智慧生成的孵化器,不是应试技能的训练场。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给学生多大空间,学生就有多大发展。通过多维度的学习,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在公开课中磨炼自己

正如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教师不断成长、超越自我不可或缺的平台。教师把公开课展示当作一种创造性劳动,孜孜以求,以彰显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并立足于向更多方向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

2012年4月,在我校的辩课活动中, 我开始自觉进行理论学习,并尝试用先进理论来指导课堂实践,包括课堂设计、课堂提问、课堂调控、课堂评价等。 2013年3月,我参加全国优质课比赛,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 “磨炼”两字的含义,在选题阶段,虽然选题两次被否定,但在选题过程中的学习和积累,使我受益终身。

经历的每次公开课,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经历了、反思了、总结了、积累了、沉淀了,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能坚持每天将反思中的得与失都记录下来,就会更快地获得提升。

总之,学校变革与新型教师的养成应统一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校变革看作创造新型学校的必然,同时也是自己成长发展的途径,这样才不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总之,教师要作为一名学校变革的执行者,努力在变革的潮流中找到前行的方向,抵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