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有这样一个班级:每天放学后,值日班长对着黑板上的“黑名单”分配值日生工作,边上是一群“榜上有名”的同学——做眼保健操时候睁眼了。他们有的在抗议:“我根本没有睁眼!你乱记!”有的在生气:“你这是在报复!就因为上次我当值日班长的时候记了你的学号!”有的在推诿:“我不想扫地!昨天我也被记名字了,也被安排扫地。今天让我排课桌椅吧!”……

常常在别的班已经打扫完教室的时候,这个班才勉强开始打扫卫生。往往在第二天早上教师进教室的时候,这个班讲台上仍然乱七八糟,甚至有时还丢着湿毛巾;地面上依然有垃圾,扫帚和簸箕也东倒西歪。

有一次,一个表现非常好的同学得意地在班里宣称:“我已经一年多没有打扫过教室啦!”同时,不无嘲弄地看着那些值日生。

教育是要培养懂得公平、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承担责任的未来公民,而不是培养凭借学识或者智商藐视他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倘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以分数或者各种表现为评判标准,把学生分为“可以逃脱责任的”和“必须承担责任的”这两类,那幺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确就是从你的课堂上出现、成长起来的。

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无论学习成绩优劣、平时表现好坏,在承担义务的时候都应该是平等的一员。教室的卫生工作,作为学生的自我服务训练的一个项目,应该平等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分彼此。教师绝对不应该以成绩、表现论英雄,把教室的卫生工作作为惩罚,转嫁给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会使学生认为“做值日就是接受惩罚”。

合理的惩罚是教育的补充。上课违纪的学生,可以让他静坐反思;不写作业的学生,可以让他多写一遍;欺负同伴的学生,可以取消他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惩罚与他犯下的错误有关,是对他不当行为的纠正与教育。而做眼保健操的时候睁开眼睛,就要接受惩罚去打扫教室,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只有惩罚,没有教育。受罚者未必心服,旁观者未必理解。最后的结果是,在学生心里,维持教室整洁的责任属于那些受罚者,反正与“我”无关……这样的教室里,卫生情况一定令人绝望。

教师不应该以惩罚替代教育。古人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在学校里轮流做值日生、为大家服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服务他人的意识。只有亲身体验打扫教室的不易,才会真正自发地去维持教室的整洁。学生不往地上扔垃圾,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在养成让自己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我喜欢安排尽可能少的学生做每天的值日工作。做值日的学生越多,职责越不容易明确,互相推诿的可能性越大,值日工作的质量反而堪忧。一般我会安排六名学生一起做值日。四名学生各自打扫一排地面,并排好那一排的桌椅(值日任务一);一名学生负责每节课后整理讲台,放学后用湿毛巾擦讲台、倒垃圾桶(值日任务二);一名学生负责黑板——课间用黑板擦擦,放学后用湿毛巾擦,并洗干净毛巾(值日任务三)。后面两名学生还负责利用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时间,快速把教室的过道与前后地面打扫一遍。这样一天下来,教室的黑板、讲台、地面都有值日生负责。如果不做值日的同学适当配合,教室的地面卫生就能保持很好。

我喜欢按周安排学生轮值教室卫生工作。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一周做一次值日生,可能下周轮到他的时候,他会忘记自己的职责,从而出现各种混乱。而如果一次值日一周,每天他的任务相同,就会记得很清楚。而教师指导、问责的时候也会目标明确,从而提高值日工作的质量。

很多时候我会按教室里的座位顺序排值日。第一小组六个学生,第一周轮值。第二小组六个学生,第二周轮值……以此类推,八个小组一个循环是八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会轮到两次或者三次的值日周。同时,为了便于辅导及检查值日工作,我安排一个小组内的座位顺序是第一、二、三、四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一,第五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二,第六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三。

这样分工,教师辅导、点评值日工作的时候心里就十分清楚。这样安排学生做值日,每个学生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值日工作就井然有序。一般情况下,放学后只需要用五到八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值日工作。班主任只要在最后稍微提醒一下:“用过的毛巾要洗干净后晾好。”“毛巾挂在那里要拉平,不能皱巴巴的。”当然,也应该经常点评与赞美一下:“今天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特别干净。”“今天值日同学的效率特别高,速度很快,居然只用了五分钟!”“其他同学第二天到教室里来,看到这幺整洁干净的教室,一定会心情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

教师的肯定与赞美,是很多孩子的成长动力之一。在这样的肯定与赞美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打扫干净的教室。因为珍惜,他们不会往地上扔纸屑与其他垃圾——地上的垃圾大多是学生不小心掸落的橡皮屑、做完手工后不小心弄掉的碎纸屑。

值日不该沦为一种惩罚,惩罚更不可以替代教育。

在教室里,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安排都应该慎重。每一项教育行动,无论赞美还是批评,奖励还是惩罚,都会影响到未来国民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