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宣成

去年年底,笔者基于美国着名教师教育专家舒尔曼的分析框架,建构了“教育家型教师”素养的“蜻蜓模型”。该模型列举了教育家型教师需要具备的六大素养,其中“使命意识”为内生动力,指向的是“为什幺发展”的问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双翼”,指向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专业判断”为引领,指向的是“往何处发展”的问题;“反思意识”和“专业影响”为评价,指向的是“发展得如何”的问题。

然而,模型建构仅仅是第一步。大家更关心的,恐怕还是每个要素该如何培育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提高理论素养主要靠阅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实践能力主要靠“读课”,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而涵育教师的“使命意识”,则主要靠“读心”。

所谓“读心”,就是像读书、读课一样不断地自省和叩问,以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比读书与读课,读心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隐蔽、更为艰难的过程。因为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很容易在世事的纷扰裹挟中偏离生命的核心,脱离价值的本位,迷失真实的自我。尤其是面对强烈的物质诱惑和泛滥的海量信息,面对日益繁密的考试评价和扑面而来的理念轰炸,很多教师已经鲜有时间和机会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鲜有兴趣和精力叩问自己“为何而来”“要向何处”这类人生问题了。

正如纪伯伦的那句诗:“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幺出发。”我们表面上忙忙碌碌,心底却迷茫无助——这或许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最糟糕的处境。正如帕尔默在其《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所言,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源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那幺,作为一名教师,究竟该如何通过“读心”涵育使命意识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激发价值认同

诚然,从世俗的眼光看,教师是一个平凡而清贫的职业。但是,从精神的角度看,这个职业却极其富有!因为完成的是精神的传承、心灵的塑造。一个孩子遇到不一样的老师,就可能拥有迥然不同的人生。

着名作家曹文轩在《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一文中记述了自己高中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这位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文革”时到僻远的苏北农村教书。她像一位天使,不但纠正了曹文轩心高气傲的毛病,而且开启了他的文学人生。后来,曹文轩满怀深情地回忆道:“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像她这样的一位女性。”可见这位老师对曹文轩人生的影响有多幺大!

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在《人民教育》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的两个名字》,其中详细地描述了他是如何因为受了小学语文老师张敬斋的影响而立志从教的。在这篇文章中,于永正老师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可以有许多名字,但是最重要的名字有两个:一个是“榜样”,一个是“激励”。笔者对此深有感触。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当偶遇自己的学生时,我已经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却拉住我热情地说:“老师,我现在还记得您课堂上说的那句话……”“老师,我现在还记得您上课的那个动作……”此时,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竟能像种子一样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德国思想家雅思贝尔斯在《什幺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是形象而深刻的描述!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导致一些年轻教师难以迅速体验到这种育人成果的甘甜。相反,日常烦琐的教学和管理事务常常会淹没教育的价值感和崇高感,从而让他们对职业的意义产生怀疑。要改变这一状况,不妨尝试两种方法。一是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教师阅读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着作和传记,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用这些教育大家的思想和经历激发教师的价值认同感。二是开展类似于“我的教育故事”之类的活动,引导教师反思、挖掘那些看似平凡的教育事件中蕴含的人性之美和教育价值。近期,笔者参加了一次“教育典型事件分享活动”,就深为年轻教师们的教育故事所感动。

保持沉静心态

在和青年教师聊天的时候,笔者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听了专家或优秀教师的报告之后,我也禁不住热血沸腾,立志要做一个优秀教师,但是三分钟热度之后,就又恢复了之前懒散的状态。”这其实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西蒙和蔡斯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国际象棋大师都要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由此,他们提出了人才成长的“十年定律”。我想,这一定律所昭示的不仅是技能训练的问题,更是意志磨砺的问题。“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一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漫长过程,也是他的精神涅槃和成熟的过程。

具体到教师而言,就是能够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始终守望教育的使命,始终坚守教育的本真,以沉静平和的心态欣赏探索的过程。不因生活的羁绊而松懈,不因旁人的嘲讽而游移,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得之不骄,失之不馁;心志笃定,静待花开。我想,当一个教师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而不受他人影响时,这个教师才称得上是一个自立而成熟的教师。

回望自己32年的教育生涯,恰好印证了“十年定律”。1988年到1998年,我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商丘地区首届十佳教师”;1998年到2008年,我又从一个中学校长转型为博士研究生;2008年到2018年,我再从省教研员的岗位登上大学的讲台。三次人生转变,有的是志在必得,有的则是不期而遇。尽管机缘和际遇各不相同,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始终认定教育是自己喜欢且能做的事业,内心始终充盈着教育的价值感和使命感。或许正是凭着这种“慢慢走,慢慢欣赏”的心态,我才得以领略不一样的教育风景。

“十年定律”不但改变了我自己,也改变了我身边的朋友。记得2005年我随河南省课改教师团到长垣县(现为长垣市)讲课。讲座后大约两个星期,我收到了该县张爱敏老师的一封邮件,她说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种种羁绊,原本不想当教师了,但是听了我讲座最后那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语文教师”时,她突然被打动了,决心留在那所乡村学校继续教书。我非常感动,于是从那封邮件起,我们便开始了持续的沟通和交流。其间,张老师也曾再度彷徨,但她最终战胜了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在乡村教育的田园里耕耘,“静静地向着明亮那方”优雅前行。2014年,我惊喜地在《河南教育》上看到了她的文章,此时的她,思想已经相当深刻细腻,表达也足够温婉流畅。之后,张老师迎来了专业发展的丰收季,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19年,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加强自我省思

如果说激发价值认同是从情感层面“读心”,保持沉静心态是从过程层面“读心”的话,那幺,强调自我省思则是从方法层面“读心”。如上所述,涵养使命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有沉静的心态,还需要持续的省思,在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中,不断明晰和强化自己的使命意识。

我国现代着名教育家、思想家梁漱溟先生一生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致力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和乡村社会的改造。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尤其强调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认为儒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认为人对宇宙生命的体悟也就是对于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基于这种认识,他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教学活动形式——“朝会”,旨在以师生的共学、共勉促进个人的自省、自见。在曹州办学时,梁漱溟先生几乎每天早晨带领十几个学生在月台上团坐,由他先即兴讲授一些心得,之后大家便静坐体会,认识自我,思考人生。他的许多学生后来成长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栋梁之材。梁先生曾这样描绘当时的情景: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地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在我们团坐时,都静默着,一点声息皆无。静默真是如何有意思啊!这样静默有时很长,最后亦不一定要讲话,即使讲话也讲得很少。无论说话与否,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就是在这时候反省自己,只要能兴奋反省,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个隐喻,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如果使命意识是一坛酒的话,那幺自我省思就是那发酵的酒曲,正是因为它的存在,酒才得以发生神奇的变化,才能在岁月流逝中历久弥香。

在众声喧哗的自媒体时代,人的社交方式和沟通渠道越来越繁多、越来越便捷,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却越来越短暂、越来越狭窄。当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考、猎奇探秘取代自我省思时,人也必将遭遇精神的贫乏与危机。所以,以“读心”的方式涵育自身,在晨钟暮鼓中,暂时逃离微信、抖音的信息包围,让自己全身心沉浸于静默沉思的状态,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所有人而言,或许都更有助于唤醒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