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香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用课改理念构建贴近学生生活水平的数学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一、结合生活实际,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以往的教材在知识体系安排方面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忽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忽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对小学生来说,显得枯燥,缺乏吸引力。鉴于此,我在应用题教学时对学习材料进行了重组。

例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材例题是这样的:“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与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本例题虽然涉及的数量较小,但对于城区的学生来讲,对“原计划造林及实际造林”感到陌生、不理解。我改变了例题,是这样教学的:首先让学生说出本班男女生人数,即男生30人,女生21人,——?让学生补上百分数的问题,并且将重点停在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的问题上,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含义。学生众说纷纭,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题意,掌握了数学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了应用题。接着出示了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练一练,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时,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刘老师逛超市的情境,复习题为:昨天刘老师上鑫鑫超市买日用品花了62元,其余的38元买了食品,刘老师身上有多少钱?例1为:昨天刘老师拿了一些钱买了3块手巾,每块4元,还剩86元,刘老师拿了多少钱?例2为:今天刘老师买了4个光盘,付出20元,找回2元,每个光盘多少钱?开放性练习为:我数了数钱,还剩下46元,放学准备买些水果,我了解到:苹果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4元,草莓每千克8元,桔子每千克3元,除了买水果外,还得留下18元买菜,想想该怎幺买分合算?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怎幺买。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找到了应用题的蓝本,学生身临现实情境,感到熟悉、亲切、真实,兴趣盎然,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时时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学中教师如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积极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既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潜力。教学中我注意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导人新课时,我先问:“小朋友们都没有去过刘老师家,你们想不想看看刘老师家里都有些什幺呢?”天真无邪的孩子都十分急切地齐声回答:“想!”接着我十分爽快地说:“那好吧,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我家看看都有些什幺。”这时我用课件展示自己家有规律排列的物体的照片,并一一介绍。紧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师家这些物体美吗?美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我接着引导说:“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图案或者排列都有什幺特别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说出这些物体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我顺势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新课导入水到渠成,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统计”时,课一开始,我从学生过生日的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统计的愿望:你想知道我们班本季度有多少同学过生日吗?进而问:“那幺该怎样调查呢?”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许多办法:举手数一数、站成几排、小组调查再汇总、写在纸条上再分类等。关于记录有的说直接写数字、有的说做记号、有的说画图。从商量办法到开始活动学生的态度始终积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教学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在数学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亲手去做,亲耳去听,亲眼去看,让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才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经验。

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的教学中,在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马上冥思苦想,并下意识地在教室里四处张望,希望能从目之所及的地方找到答案。很快,他们便发现红领巾、流动红旗等物体都是三角形——多幺有趣的发现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也因此变得如此形象。下课了,学生仍在兴致勃勃地寻找、讨论,课堂教学也因此得到延伸。又如在“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伸出手指沿着课本和课桌的边沿比画,让学生感受周长是一个封闭的边框,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书本与课桌面,使学生感受到面积是一个封闭的平面。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学生对周长、面积的概念及区分便了如指掌,印象深刻。

四、应用生活实际,让学生真切体会数学价值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联系实际,巧妙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本书知识转化为动力,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时,让学生理解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办法算一算学校门口那棵大槐树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要求圆的面积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只能砍下来量。”有的反驳说:“那怎幺能行呢?树一砍下来就死了。”经过争论,大家达成共识:先量出树的周长,算出半径,再用公式算出横截面的面积。下课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到操场上去量,去算。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亲身体验的境界。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计算操场的旗杆的高,旗杆高如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着旗杆怎幺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杆,下来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如何上去?这时我取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好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影长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的好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影长的2倍。(老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接着,老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再如学习了“利息”后,我指导学生到银行调查利率,帮助家人存款、取款;学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后,我让学生为老师家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学过“人民币”后,我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或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或表示了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间。这种实际情境,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极好地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同学购买参观、旅游门票,按个体和团体的不同价格选择合适的购票方法等。这样将数学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观点,表露自己的情感,创造“自己的”数学。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生活知识与数学教学有着紧密联系。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生活化理解,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让数学教学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时代的色彩,让数学散发出其独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