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妍妍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但是什幺是美,美在哪里,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千变万化,美好的事物才层出不穷。美,是一种主观的认定,它没有标准也没有界限。有人喜欢玫瑰的娇艳,有人喜欢百合的清丽,但是也不乏有人去赞美默默无闻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有的人觉得青春是美的,因为它充满活力,生命中有无尽的希望;有的人则认为暮年才是最美的,因为它拥有沧桑和智慧。你能够说谁的审美观是对的,谁的又是不对的吗?而儿童的审美更是“不着边际”,信手涂鸦的作品,却也能写尽他们的故事,那是我们走不进的世界,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表达,和我们成人眼中的“美”无关。

作为美术教师,仿佛应该是美的最权威的解读者,可当我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仿佛又无比地茫然了。十几年的美术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时候,学生会觉得会画画,画得像,就是美的作品。当老师把某某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时,也是一片“画得好像”的呼声,在这一片呼声的背后,隐藏着太多被禁锢的思维,被束缚的审美……而这一切思维定势的形成,又是谁在推动、发展、最后形成的呢?我不禁陷入了深思,这样的深思,源于一次次美术课中出现的让我不得不反思的事。

记得一次美术课上,我们的课题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在自主创作环节,学生都非常积极踊跃地用画笔去表现自己的作品,并且都选用了鲜艳的色彩来进行涂色,我也很满意这样的教学氛围。在展示作品的环节中,我发现一个学生的作品在众多色彩鲜艳的作品中显得特别突出,他的整幅作品几乎都用的黑色、褐色和深蓝色来涂色,画面中的人物也画得特别小。在评价作品的时候,没有人愿意评价他的作品,作品的主人,那个小男孩显得格外失落。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陷入了深思,难道被称赞的只能是那些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比较写实的作品吗?难道发自内心的表达,不去迎合老师,不去和同学去比较谁画的更像的作品,就不是美的作品吗?我马上想到,这是一个转变学生思维定式的好机会。于是,我指向这幅作品,并且说:“老师很喜欢这幅作品,他用的色彩是多幺的与众不同啊!你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作品吗?”小男孩显得很意外,他兴奋地走到讲台前,举起自己的作品娓娓道来:“我画的这幅作品是和爸爸去滑冰,因为每次爸爸都很忙,要很晚才能陪我到冰场,所以我记忆里总是怀念那个场面。”介绍完作品后,我表扬了小男孩,并且把他的作品贴到了班级展示台。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学生在用色和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更大胆,思维也不再局限了。我更加觉得细心地观察生活,懂得热爱生活,并且能够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和展示美才是美术课真正带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而我也在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真正的美,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大胆去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绘画这种表达方式去展现自己的艺术审美,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我觉得作为教师,要懂得什幺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表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就像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动人之处,才是真正的美。

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是完全自我的、自由的,他们把手中的画笔当作表达自己情感和想象,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工具,所以,这样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所以,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和激励他们去凭借自己的感受去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在创作中去体验自由的、充满乐趣的艺术创作。

我们成人眼中的美是一种界定在条条框框之内的,建立在美术技法之上的美,把更多技能性的、模仿性的绘画训练强加给学生,让他们在这种带有成人功利色彩的训练中,丧失了对艺术的灵感和对美的追求。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肩负起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责任,去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天真的童心童趣,尊重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美,让学生从小就建立审美素养,为孩子塑造美的心灵,和独特的能够判断美的眼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中心学校 )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