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能贵

【摘 要】依托课后服务促进“双减”工作高效落地应凸显美育。在小学“双减”工作有效落实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标本兼治,在竞赛和排名上做好精简工作,从需求和供给出发协调需关系;应做实社团,在“选项走班”中创造美,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美,在多样评价中展现美;应注重日常,坚持探索与实践,让美看得到、留得住、带得走,在“双减”工作中落实审美教育,使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2)06-26-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本文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在课后服务时间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强调减轻学生在智育中过重的作业负担,加大培育学生对美的发现、鉴赏和创造力。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要“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激劳、以美修身”[1]。通过一定程度的美学资源开发与美育工作的加强,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美育修养和改革小学的美育工作大有裨益。学校和教师应该秉持这样的理念:让美的体验缓解学习压力,让美育为主的课程建构成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行为。

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课后服务千头万绪,美育工作同样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应从家长、学生、教师等多个视角出发,减少重复、避免冲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做好补充、促进与完善,落实高质量的减负增效和高质量的美育改革。

(一)在竞赛和排名上做好精简工作

以往囿于竞争、排名、择校、升学等压力,出现了各种书画竞赛、钢琴竞赛、体育比赛。但有的比赛存在急功近利的弊端,侧重于艺术专业技巧的传授,而疏于人格道德的提升,更谈不上美的欣赏与美的熏陶。这些竞赛虽然是课后服务中学生积极性提高的一个因素,但是忽略学生真实的美学体验是得不偿失的。事实上,高品位的审美活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急功近利,学生个性的唤醒与张扬就无法实现。在“双减”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精简工作,精简可有可无的比赛,远离以网上拉票为主要评价形式的竞赛,取消给学生带来过重负担的排名,彻底把学生从繁重的训练和排名的角逐中解放出来。由此可见,做好精简工作,杜绝跟风活动,不仅是“双减”工作取得高效的需要,而且是小学美育内涵式改革的需要。

(二)从需求和供给出发协调供需关系

在课后服务的选择与实施中,尤其要协调好“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相互关系。作为“需求端”,家长不能强制要求孩子从成人视角出发,不能让家长的需求代替孩子真实的需要,不能让家长的一厢情愿造成孩子的不情不愿。教师可通过“钉钉”等网络平台向家长宣传课后服务活动中的“自觉自愿”等基本原则,力争让学生“选自己心中所选”,真正找到自己的需求。就“供给端”而言,学校或学校社团应提供项目齐全、内容丰富、机动灵活的平台,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与较大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不论哪一个社团、哪一节活动课,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服务形式、服务效率与育人质量皆优,成为“供给端”的显着特征。从需求和供给出发,应该成为课后服务与学校美育工作中必须坚守的关键点,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二、做实社团,高效赏美

课后服务不应仍以学科教学的辅导为主,而应以综合实践形式的社团活动为主。社团活动与一般课堂活动不同,其特色在于用兴趣吸引学生、用个性发挥带来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指引学生。当学生在学校社团工作中已经感到满足时,那幺他们就不会参加那些不正规的课外培训,有助于“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做好小学社团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选项走班”中创造美

课后服务最大的特点在于变“班级授课制”为“选项走班制”。“选项走班制”本来是体育改革中新出台的一个规定,因为基于发挥学生个性的理念,受到师生的青睐,所以推广到课后服务活动中。选项,即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项目;走班,即学生“走”到适合自己特长发挥的社团,“做最棒的自己”。因为源学生自身视角的“选”与“走”,源于儿童的天性、童心与童性的自由发挥,本质上属于由内到外,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力,能够“还原学生在品格成长中的原初角色与生命基础”[2]。

基于此,学校与教师应在“放”字上下功夫。小学大多是小班制,学生人数不是太多,可以自主“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可以自主“走”到自己喜欢的社团而不“拥挤”。例如学生喜欢剪纸,就应该让他在裁剪中触摸美的形态,创造美的作品;学生喜欢舞蹈,就应该让他在律动中演绎美的线条,创造美的瞬间;学生喜欢阅读,就应该让他在书本中潜心思考,欣赏美的句子,创造美的文字。实践证明,教师放权越多,越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资源,越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育修养。

(二)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美

课后服务项目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有所侧重,可依据地方特色凸显传统文化。例如传统刺绣、腰鼓、农耕文化展览、农事体验游学活动等,都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在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多种形式的美学资源,如诚信美、理性美、悲壮美等。在《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的诵读中,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字之美,而且是家国情怀之美。在传统笛子、二胡、三弦的演奏中,学生感悟到的不仅是器乐之美,而且是意境美与表达之美。可引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通过近距离地感受烈士遗物和传承革命精神,学生不仅打开了视域,而且感受到了强烈的悲壮美。学校通过挖掘、重组这些资源为校本课程,置于课后服务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感受美,并在美的浸润与熏陶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三)在多样评价中展现美

既然课后服务的内容有所侧重,那幺关于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也应重构,应该走出“量化”的误区。学生收获什幺、效果如何,需要“重要他人”的评价。这个“重要他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小组长、同学或者家长。因此,评价中的自评与他评、小组评与集体评、独评与合评、线下评与线上评等的结合不可或缺。由于服务的面较广,项目较多,因此其评价与展示也是一个细活、慢活。

教师要改变评价体系,让过程性评价、正向评价、多元评价等,既成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激励力量,又成为审美历程中的正向催化剂。教师应多进行一些有故事的评价,评语要有感人的力量,应以细腻而正向的评价为主。例如“该同学的作品中展现了规则美与诚信美,而他本人在生活中也是诚信与规则的忠实践行者,我们要向这样的乡村优秀少年致敬”。这样的评价情感丰富,有细节,既真实又感人。评价要承认差距、尊重差异,力争让差异性评价成为美育质量提升中最重要的激励力量,成为以课后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减”工作中的策略。

三、注重日常,让美常驻

尽管“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有专门的时间,但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积极作用应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应该让审美意识充盈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微处。学校与教师应“坚持探索与实践‘让美听得见、让美看得到、让美用得上、让美留得住、让美带得走的美育实施路径”[3]。本文仅从“看得到”“留得住”“带得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让美看得到

美是可以看得到的。如果美学资源及美学世界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学生的视线中,那幺学生可能会对课后服务产生期待,不再厌烦学习。学生亲自目睹了美及美带来的变化后,发现课后服务活动变得有滋有味,是愉快的体验,更是美的享受。

例如可围绕课后服务目标,学校做实体育社团工作:武术队精选运动素材,在一拳一腿中演绎运动、力和美的精彩;花样跳绳队形式多样,在双摇中体现对称美,在三摇一跳中体现匀称美,在单摇编花中体现轻盈美,在双摇编花中体现合作美;乒乓球队也在“你来我往”中,留下了优美的弧线;等等。通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学生展示出了体格美、健康美,这样的“美”是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够看得到的。这样的“看得到”促使更多的学生对课后服务有了信心、有了向往、有了期待,认为课后服务活动不是“劳役”,而是“乐役”和“美役”。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与实际行动中扎根,学校美育向着一个看得见的方向挺进,“双减”政策能够有效落地。

(二)让美留得住

对美格外敏感的学生,总会在学习或生活中留下美的印记或美的作品,可让其成为课后服务过程中的亮点。一方面,对于“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学校或者社团负责人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以积极姿态创造美的作品,让美的作品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美作”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支持者。例如手工作品、故事配画、创意剪纸作品、歌配画、低成本科技作品、“变废为宝”环保作品等,都可以分门别类,集中展示。在音乐社团中,可以让学生自编歌词、自创歌谱、自编节奏,发展创造性思维,在“钉钉”上留下音乐活动的痕迹,真正做到“让美留得住”。在美术作品完成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适度地“乱涂乱画”,实现个性、真实、自由的表达与创作,以此释放学习压力,缓解紧张心理。

另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利用“钉钉”等多媒体,把课后服务中的精彩瞬间或美学作品做成美图、美篇、微视频,第一时间上传到家长群中,让美的形象、美的效应、美学具象传递到更多人的眼前,家长可以从网络中第一时间欣赏到孩子的作品。这正是“双减”工作取得积极效应并且影响深远的有力体现。

(三)让美带得走

如果师生仅仅停留在美的“看得到”与美的“留得住”阶段,课后服务的积极效应只到这一层,那幺“双减”工作与美育创新还停留在显性层面。所谓的“深入”和“延伸”,还要“让美带得走”,即让美学内化为学生的品性习惯,让美的行动渗透到学生日后的成长与生活中,让美的行动成为“双减”工作中最主要的现实力量。当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美学知识美化环境、美化自己、美化生活,能够用美学中感悟到的哲理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进而在社会中文明处世、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之时,小学的课后服务活动便有了附加值,学生的人生之旅变得意蕴十足。

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创作了《妈妈的白头发》的美术作品,形象地表达了亲情美。作品源自他的亲身感受,进而作用于他的人生过程:他感受到妈妈的辛苦,懂得了孝敬父母,能够主动替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欣赏美、创造美活动与现实印证相结合,审美活动与品性成长互为因果,“双减”工作与学以致用相得益彰,课后服务的积极效应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生命美育不只是一个课题,一种特色,而(应为“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导向”[4]。以文化人应该成为课后服务活动中的主旋律,通过开展审美活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应该成为一种可贵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导向。当审美倾向与“双减”方向一致时,当课后服务活动被美学牵引向更深处时,学生的成长就成为可能。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心灵塑美与人格立美能够成为常态;在“双减”政策落地中,减掉的是“丑”,留下的是“美”,使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理宣,尹达.把握美育新精神,探索美育新策略[J].中国德育,2021(2):7.

[2]谢建,凌一洲.“以美引善·以美修德”理念下的学生成长驿站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3.

[3]樊彩英.提升美育素养 培育时代少年: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的美育创新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1(10):27.

[4]朱新月.整体设计 多元融合 构建生态美育体验场[J].中小学德育,201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