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慧

摘要:文章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从提高语文学科学生核心能力素养的四个重要方面出发,提出语文成语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成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成语教学

2017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给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语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又能提高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对继承和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通过记忆与感悟,促进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性质决定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是衡量语文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大量的语言教学实践课程,并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成语字音、字形的记忆,从而理解成语的意思。

(一)诵读记忆法

笔者认为在第三学段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成语,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音韵和内涵,不断地积累、梳理、内化,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

教师需要适时地将各种形式的阅读融入课堂教学,如个人诵读、小组诵读、配乐诵读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内化和记忆知识的目的。

(二)分类记忆法

从各种成语教学书籍和义务教育教材中可知,语文成语的数量数不胜数,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所以教师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标准对教材中的成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提高识记效率。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成语的来源、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成语的基本资料依据来源还有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古代文学上的典籍、古代先民们的生活实践等。按照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描写人物的成语、描写风景的成语、关于天文的成语、关于知识的成语、关于动物的成语等。例如,描写战乱荒芜、人民生活困苦的成语有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

(三)语境感悟法

语境感悟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成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悟体会。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是贯穿于小学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的一项重要阅读能力。孔凡成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宗旨的对话型言语交际活动,必须遵循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恰当的成语教学管理工作环节,突破成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成语的意味。

二、通过发散与辨析,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表达功能是人脑特有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机能,语文课程必须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成语教学不能局限于引导学生整体记忆与感悟这两个知识层面,还需要通过现象意义辨析和独立逻辑思维发散的方式,将成语知识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有机联系和逻辑综合运用对比,加深学生对成语整体意义的认识和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成语接龙法

成语接龙是第一个学生先给出一个成语,第二个学生将第一个学生给出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同音或近音)作为第一个字,想出一个新的成语,以此类推,环环相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成语接龙的游戏。例如,高山流水——水滴石穿——川流不息——息事宁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穴来风——风吹草动——洞察秋毫——浩如烟海——海枯石烂——烂漫天真——真心实意——一心一意——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光宝气——气势恢宏——鸿篇巨制——智勇双全——全心全意——意气风发——发人深省——星罗棋布——布衣之交——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优胜劣汰——泰然自若——若无其事——事半功倍——背水一战。

(二)比较辨析法

比较辨析是指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式相近、意思相近的成语,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感知相近成语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辨析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含义、功能、感情色彩、属性等方面的感悟。

因此,在成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成语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成语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发散联想法

发散联想法是指借助想象,把相似的、相连的、相对的或者相关的事物,由一个成语联想到另外一个成语的一种发散思维,把原本分散的、没有联系的思维片段连接到一条思维链条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成语的意思联想,由此及彼,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从内容上来分,发散联想法是指同“类”成语的联想。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所写的“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学生可以发散出“不能自已”“油然而生”“情非得已”“百感交集”等描写情感的成语。

从形式上来分,发散联想法是指同“形”的成语联想,如《刷子李》一文中出现的“半信半疑”,学生可以发散出“蹑手蹑脚”“彻头彻尾”“毛手毛脚”“非亲非故”“毕恭毕敬”“大手大脚”等成语;又如《红楼春趣》一文出现的“七手八脚”,学生可以发散出“三心二意”“五光十色”“一清二楚”等成语。

三、通过熏陶与体验,促进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显着标志是从既往注重认知、理解、鉴赏的文学教育转变为表现美、创造美的文学教育。与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不同,语文学科的审美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因素,通过品味和欣赏文字,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文学中的形象美、情操美、境界美,从而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并形成自己的审美品位。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成语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美,感受成语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熏陶感染法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调动的教学资源,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另外,教师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方式,以及跨媒介阅读的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成语。教师还可以结合成语的内涵,营造浓厚的成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提升审美的情趣和鉴赏的品位。

首先,教师应利用音乐进行熏陶感染。如在教学描写袅袅不绝、靡靡之音、绕梁三日、余音袅袅、荡气回肠、高山流水等有关音乐的成语时,教师可以选取与这些成语意蕴相符的音乐,通过音乐展现成语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成语的意蕴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其次,教师应利用图片进行熏陶感染。如在教学花团锦簇、落英缤纷、五光十色、春光明媚、无边无垠、烟波浩渺等描写环境的成语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感受成语描绘的意境,在欣赏中提升审美品位和情趣。

(二)审美体验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钻研学校阅读教学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设计与成语文化内涵相关的知识互动活动,借助表演成语故事的方式,通过实践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成语内涵的理解,深化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首先,朗读体验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朗读中,学生既要准确把握成语读音,又要领悟成语的真正意思与意境,并赋予成语生命,感受朗读成语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声的语言,体验和感知成语传达出来的情思意蕴,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其次,表演体验法。对蕴含故事的成语,尤其是历史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排成语故事表演,让学生在演绎人物行为、讲述人物语言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从而对成语产生更加深入的体会。

四、通过追根溯源,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扬优秀中华民传统文化和民族革命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优势。”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分支,成语教学应该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使命。众所周知,成语的主要来源是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古诗文典籍、民间口头流传等。因此,教师要追根溯源,不仅要告诉学生成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成语的来源,利用成语传播和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如历史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的成语“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记》:“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句话的大意是:如今,匈奴和乌桓不断侵扰我国北方,我应该请命出战,抗击匈奴和乌桓。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幺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后汉书·马援传记》中的相关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马援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爱国热情,感受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浓浓的爱国情。

参考文献:

[1]王田艳.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成语教学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12).

[2]郑玉蓉.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有效模式探析[J].新智慧,2020(25).

[3]陆卫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9(10).

[4]黄郁玲.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策略分析与解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

[5]刘舒平.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策略创新[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