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瀛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根源;师生关系;

教学实际;课外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27—01

一、了解学困生,掌握学困的根源

帮助学困生,就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帮教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通过观察、调查、交友、活动、谈话等方法了解学困生的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数学学困生除了少数学生由于智力问题导致学困外,其他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些学生由于低年级时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及时补救;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较低;有些学生是由于生病误课,关键内容缺失,再加上碍于面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肯请教别人;还有一些学生是由于父母不和等原因导致成绩差……了解了他们学困的原因后,教师可通过排查摸底彻底了解他们在学习方法、知识、能力上的不足。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建立个人档案,制订使他们脱困的计划,教学时依据计划逐步实施。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调控。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就必须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与他们建立感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非每个方面都薄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及时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很微弱的闪光点,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三、从教学实际入手,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奋点

教学时,教师要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学困生的原则,从备课到上课以及布置作业都应精心选择有利于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和内容,同时还应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提出分层施教的要求,进行由引导到提高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把学困生领出学习的困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适当的目标,为他们设计出梯度小的问题,确保他们答得对、答得出。对于正确回答问题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回答不正确,也应对其回答问题的勇气给予表扬,然后启发引导,使其获得正确答案。高中数学中的有些例题综合性较强,而综合思维能力差是大多数数学学困生所共有的特点,在讲解这类题目时,教师要尽量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分散难点,把综合命题解剖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这样把学困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变成他们可以解答出的小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兴奋点,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好学、善学。

四、加强课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已降低了要求、减小了梯度,但由于基础较差,有的知识学困生还是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这就要求教师要抓好课外辅导工作,使学困生既能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又能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对学困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课前预习的辅导,主要是辅导新课所涉及的旧知识,使学困生领先一步将课堂教学中将要用到的基础知识领会、掌握,帮他们铺平道路,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新课,以防止出现新课中的“夹生饭”现象。课后批改作业时,应该进行面批,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及时解决,避免学困生再次跌入“恶性循环”的深渊。在课外辅导方面,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一名优等生帮助一名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并对他们加以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通过理顺教材内容、辅导学习方法、纠正练习错误等形式,使所有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