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真实性;趣味性;目

的性;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84—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幺,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注意什幺呢?

一、创设的情境应具有真实性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尊重生活实际,即使是一些虚拟的情境(比如童话故事一类的情境)也应该属于真实的范畴,而不是教师为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人为编造”。因为这样的情境即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学生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生活中小鸡不可能跑得最快,小狗也不会跑得最慢。显然“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创设的情境应具有趣味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用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展现出来,进而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比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笑话:有两只蚂蚁在争论牛的大小,一只蚂蚁爬到了牛的蹄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另一只爬到牛角上的蚂蚁说:“不对,不对,牛弯弯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学生们笑了,说它们说得都不对。通过讲述这个类似于瞎子摸象且带有主观性判断的小笑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引起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三、创设的情境应具有目的性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独立思考。因此,教学情境就应着力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创设。

比如,教学“循环小数”,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循环”的动画:孙悟空背着金箍棒,从甲地到乙地循环往返;一个雷达不停旋转;一个秒表不停重复1~60。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观看、谈论、猜测。在他们的议论中,自动出现“重复”、“循环”等词语。学生们争论不休时,我以此为契机提问学生:“刚才在屏幕上都看到了什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轻而易举地引出了循环的实例,进而理解了循环的意义。

四、创设的情境应具有启发性

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启发性,情境无趣自然没有效果,有趣而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认识图形”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小兔子邀请大家去它的新家玩,大家到了小兔子的家后,发现它的房子很奇特,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展示了小兔子的房子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看了小兔子的房子,你有什幺发现吗?”学生看来看去没什幺发现,到后来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发现小兔子的房子没有窗户。” “还发现什幺?”一位学生随即发言:“我发现小兔子不在。”此时这位教师显得有些着急。其实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挺好,只是不知道如何来引导。如果这位教师在第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就加以引导:“你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给小兔子的房子加扇窗户,好吗?你喜欢给小兔子的家装什幺形状的窗户?”这样就很自然、很轻松地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主题上来,学习效果肯定会很不错。

总之,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就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