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孩子到北京寻找音乐梦。孩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花高价请了一位有名的辅导老师。老师只教了一段简谱,就摇了摇头说:“这孩子不是弹琴的料,趁早改行吧!”孩子和老师吵了起来,并决定再也不学琴了。父亲也由失望变成绝望,可在他们要离开的当天,突然接到了孩子学校的一个通知,老师们指定要他在晚会上弹奏一曲。晚会上孩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中外名曲。台下的师生们如痴如醉,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孩子当时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继续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10年之后,他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他就是郎朗,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郎朗因辅导教师的挖苦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寻梦的动力,即使父亲怎幺努力也难以让他回头,可一场格外偶然的校园晚会却成了他音乐梦想的“惊醒舞台”。这舞台虽小,可台下欣赏的眼光、鼓励的掌声却一下子让他找到了“共鸣”的感觉,而这种“共鸣”顿时滋生出一种向前的力量,唤醒了即将磨灭的振作心,唤醒了深深潜伏的进取心,也唤醒了难以寻觅的自信心……

不仅仅是郎朗,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顿时困惑、猛然迷茫、自暴自弃的怪圈,都需要及时寻找到一个“共鸣的舞台”,进而产生“前行的动力”。这个“共鸣舞台”有时可能是在情绪消沉时挣扎出泥潭的一道亮光,有时可能是在志得意满时约束住膨胀的一盆凉水。它可能是一场演讲,是一次展览,也可能是一个特殊的情境,但它却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出欣赏的力量、规范的力量、激励的力量,可以让健康的轨道重新呈现、继续延展。这样的“共鸣舞台”多了,才会催生出更多的动力,教育实践中才会有不断被惊醒的“天才”出现。

“共鸣舞台”需要育人者用心搭建,不仅要丰富和优化舞台形式,更要满足不同孩子的成长需要。成长的困惑和局限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因人而异,要让“共鸣舞台”有效展现自身魅力,取决于育人者“因势利导”的教育水平。一是“共鸣舞台”要凸显尊重主色调。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在引导、规范、激励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其差异性和独特性,在细致观察、充分了解、用心对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潜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根源,保证自己的“惊醒剧目”可以在具体施教活动中有的放矢。二是“共鸣舞台”要唱响呵护主旋律。育人者应具备有效呵护和激励的相关素养,哪怕是一句温馨话、一次激励活动、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也可以在“唤醒对象”面前展现出特别的魅力,让他们可以从一时的局限中“惊醒过来”,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自己感兴趣、有优势的事情上。

“共鸣舞台”需要育人者精心演绎,不仅要观察和研究“感染目标”,还要呈现不同需求的“共鸣因素”。“共鸣舞台”滋生的体验和感染效果不应是封闭的、孤立的,激励和感动过程也不是单向的、直接的。一是“共鸣舞台”要理顺各方协作的过程。精彩的“欣赏剧目”不仅离不开众多施教者的同步用力,更离不开其他受教育者的参与。多做一些沟通工作,无论是欣赏演出还是参观展评,“舞台”不同位置参与者的欣赏反应一定要同步,才会让“惊醒效果”事半功倍,历久弥香。二是“共鸣舞台”要坚持因人而异。为有效帮助被困惑、受局限的孩子从各种困扰因素中“惊醒”,重新坚定进取的信念和具备成长的动力,“教育的舞台”也必须走出一厢情愿和一成不变,既要丰富肯定、赞许、鼓励等正面欣赏方式,也要注意尝试委婉的否定、冷冽的批评、严肃的警示等侧面规范方式,更要谨慎使用“轻度的挖苦”、“恰当的讽刺”、“善意的谎言”等反面激励手段,让理性充满整个“惊醒过程”,最大限度地尊重不同孩子的个性需求。

有效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共鸣舞台”,健康的成长过程少不了“共鸣舞台”。育人者应珍视施教过程中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激励舞台”,拓宽赏识平台,丰富感染形式,创新唤醒途径,让各种“天才”可以不断被“惊醒”,让自己的教育实践充满神奇魅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