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萍

【关键词】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意义;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0—0080—01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未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较低、学习负担较重、创新精神缺乏。当前,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课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为合作学习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相互结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开始关注与重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探讨与交流,共同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实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与讨论、学习等,通过小组内部的相互帮助与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增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1.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引导作用不充分。小学生处于心理与心智的成长阶段,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疲于应对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心,往往敷衍了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未加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进行讨论,也没有对小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与纠正,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建立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这些行为虽然并非是教师造成的,但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不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个体存在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的理解、想法不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待这种差异性的时候,不能够实现平等对待,成绩好的学生会更多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被忽略。在教师的这种差别待遇之下,很多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合作学习,因此就导致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不高,影响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 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语文教师是小学生认知的引导者,应该注重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首先应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明显的独生子女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渗透合作的观念,逐渐使小学生形成合作观念与合作意识,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梳理小学生正确的合作观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帮助小学生建立有序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学习虽然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进行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有序的合作学习方式。

(1) 小学生分组之后进行组内分工

分组合作学习中,合作也不仅仅是讨论而已,教师应该在学生分组完成之后在组内进行分工,包括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同时通过责任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专注,更加具有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促进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培养小学生相互讨论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经过的独立的思考之后才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思考之后再进行讨论,提高讨论的效果。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思考、讨论、讲解之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能够更加透彻。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具有可行性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实现合作学习的正确应用与合理调控,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