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阳

【关键词】 数学教学;手脑结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99—0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作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可见,手脑并用可以产生创造的火花,在数学课上,动手操作对思维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手脑结合的作用。

一、让死板、枯燥的数学拥有生命

小学数学是单调的数字、公式、口诀等组成的,所以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总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甚至有的学生害怕上数学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近数学,理解数学。

比如,在教学“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时候,笔者引用一些资料,给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以生命。笔者用非常郁闷的语气说:“最近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都很生气,因为大家常把它们弄错。分数妈妈就让它们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这时学生就会很好奇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笔者要讲的内容上。笔者模仿真分数:“大家好,我叫真分数。我的特征是分子比分母小,所以我比1小。”又模仿假分数:“我是假分数,我的特征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所以我大于或等于1。大家都记住了我比1大,却忘记我等于1的情形。如分母是9的最小假分数是,而不是。”最后模仿带分数说:“我是带分数,整数和我也可以转化成假分数。整数可以转化成任意分母(0除外)的假分数,当分母确定后,用整数与分母的积作分子,如8=。把我转化成假分数时,以我的分母作假分数的分母,用我的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再加上我的分子作假分数的分子。”实践证明,这样讲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式方法死板、单调,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局面。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提起兴趣,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手脑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提出自己要和学生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准又快。然后出示题目:4+4+4+4,8+8+8+8,5+5+5+5+5+5”。题目一出,学生马上投入紧张的计算中,笔者没有动笔算,却轻而易举地说出了答案。学生们很好奇,此时,笔者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式,大家都可以和老师一样神速。这时,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内需,学习效果肯定特别好。

三、轻松巩固新知识

数学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就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鼓励学生手脑结合。

比如,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知识,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等,并让他们在课堂上用卡纸剪出这些图形,用尺子把自己剪的各图形的长、宽、高量出,写在纸上,然后再计算出这些周长或者面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争着剪图形,计算它们的周长或者面积,然后再和同学、教师交流。一课堂下来,学生把这些图形从认识,到计算面积、周长、全方面地复习了一遍。实践证明,在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自然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体会到了手脑结合对学习的好处。

总之,数学和语文一样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学好小学数学,不但能为学习初中数学打好基础,而且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有条理。而手脑结合,无疑是学习小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因此,学习数学时,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可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