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

我们已经知道,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无疑于信号的发出和反馈,信号的基调,大多取决于父母一方,或正或误,或强或弱,常常波及孩子的本能反应。直观而言,仿如你面对空谷引吭高歌,那铿锵有力的歌声引起的自然是浑厚雄壮的轰鸣,而缠绵悱恻的曲子必然换来柔弱无骨的低吟。正所谓“开什幺花,结什幺果”,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若想获取满意的回声,父母们必须先“起好调”,引领孩子唱出优美嘹亮的歌谣。

在生活中,“信号”无处不在,其作用不可小觑,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疏忽,就会埋下一颗遗憾的种子,不得不用心处事。比如,孩子常常会歪着小脑袋问:“这是为什幺?”他会提出一连串古怪、奇特的问题,追问不休。这时,父母们或是懒怠,或是生厌,就会把各种各样的解释硬灌给年幼的孩子,就像随手塞给奋力啼哭的婴儿一只奶嘴,只想敷衍了之,立马噤声。事实上,孩子们对于这类毫无温度的解释性信号是不甘心的,他们会紧盯着你的脸,一副专注而又渴求的样子,可小脑瓜却在想:“哦,也许还有更好的答案,爸爸(妈妈)接下来要发出什幺信号呢?”

遗憾的是,父母常常就此打住,不予理会。殊不知,伴着孩子失望的表情,我们已生硬地拉下了一扇门,堵住了孩子探求的目光。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失却了“追问”的兴趣,慢慢也就没了求知的热望。

父母们经常忽略细微之处的自然交流,总爱郑重其事地承担过多的义务,美其名曰“帮助孩子提高理解力”,甚至在孩子听不明白或不愿听的时候也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这种“填鸭式”的信号,有,倒不如没有,因为它不单得不到孩子的回应,甚而会引发孩子的反感、厌恶乃至对抗,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当孩子问“这是为什幺”时,我们对孩子发出的最好的信号也许是:“聪明的孩子,我想你自己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有远见的父母常常通过谈话诱导和帮助孩子去思考、探索这样的信号,既无应付之意,也不强性灌输,而是激疑引趣,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信号的光圈中,我们不妨学习一些“信号的语言”,诸如运用比较和迂回的方式来启发孩子,向孩子发出正确的信号。

1. 比较

比较能使含混的问题变得清晰,加深有关事物的印象。很多父母都知道,比较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但是用什幺来比,怎样比较才贴近孩子的生活、适应孩子的思维方式,需要精心选择。

例一:妈妈问3岁的慧敏吃莴笋是怎样的感觉,慧敏讲来讲去,就是讲不到“脆”上。为了让孩子讲出这个字,妈妈就问:“你吃面包时有什幺感觉呀?”希望通过比较,启发孩子说出“脆”字来。谁知慧敏却说:“面包吃在嘴里香喷喷的,有奶油味,莴笋是没有的。”妈妈虽然被逗笑了,但还是灰心地摇了摇头。——比较对象的偏差,导致启发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例二:妈妈指着看图识字中的汽车问两岁半的宝宝:“这是什幺呀?”宝宝说:“汽车。”妈妈又指着电车问,宝宝仍然回答说是汽车。这时妈妈没有直接纠正孩子,而是又指着图画问:“你看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完全一样呢?”宝宝眨眨眼,又摇了摇了头。妈妈又问:“哪些地方不一样?”宝宝仔细看看,用小手指着图画说:“这辆汽车有一条长长的辫子,这辆汽车没有辫子。”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啦!宝宝真聪明!记住哦,有辫子的就是电车,但那不叫辫子,那是电车的电缆线。”——悉心明晰的引导,促使启发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迂回

我们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需攻克的据点,当从正面解决比较困难时,采用迂回的办法。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假如有一次看完介绍松鼠的节目,孩子追问松鼠是不是像老鼠一样偷吃粮食时,父母应该怎样回答呢?我们可以问孩子:“你刚才看了电视,是否还记得松鼠生活在哪里?”在孩子回答松鼠生活在树上后,父母应进一步启发:“它常到庄稼地或人住的地方去吗?”孩子刚看过电视,当然知道松鼠从不进入人住的房子,通常在树上生活,只有在遇到大风把树枝刮得乱晃的时候才到地面上来。至此,就不难让孩子自己得出松鼠不偷吃粮食的结论了。

可见,优质而有效的信号方式,必然促生同等优质而有效的信号作用,发掘更多的信号资源,是父母们永远的课题。我们无法断言哪种信号的作用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凡是呵护了孩子的身心,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筑就了孩子的健康品格,必然来自于一股生气勃发的力量——正确信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