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兴趣;语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54—01

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学生获得语感,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良好时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人们不但要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更要使口语表达得简练、正确、规范。可以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当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优雅环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培养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完成口语训练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喜欢游戏、爱争强好胜,喜欢游戏性、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游戏、活动等学生喜欢的课堂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活动中练习说话,寓教于乐,轻松完成枯燥的口语训练任务。如,举行讲故事比赛,每天说说自己所见的小新闻。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教师讲故事,也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这正是训练他们口语的最佳时机。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在班上先给学生讲故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看看谁讲的故事生动、好听、有趣,这样学生会不断地模仿,不断地训练,在用词、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笔者在教学中还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小新闻,并讲给同学听。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但煅炼了勇气,提高了兴趣,还较好地培养了说话能力;在讲新闻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观察身边新闻的能力。

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掌握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丰富学生的词语,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朗读多了,学生的字、词、句积累多了,学生的语感慢慢地增强了,话自然而然就能脱口而出,且表达准确而生动。语文教师是学生接触和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教师说话和朗读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说话语音准确,吐字清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有条有理,这样的表达不但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教师充满感情的话语更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的美好情感,自然而然就会激发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三、培养说话习惯,促进思维发展

良好的说话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个人说话语无伦次、主次不分,其思维过程肯定是逻辑混乱、层次不分、没有条理性的。没有逻辑的或是主次不清的表达肯定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那幺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渐获得良好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比如有些学生胆小不敢说话,教师就要耐心地鼓励他开口说话,把心中的话说出来,逐渐培养他们说话的勇气和表达能力;而有些学生则是爱说话,一张口就说个不停,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引导他们要学会有重点地说话,学会把关键的内容说出来、说好,这能培养学生说话注重中心和重点的能力;而有些学生则是想到哪说到哪,东一句西一句,一件事情说得颠三倒四,对这些学生则要引导他们按顺序说话,有条理地说话,注意事情的前后顺序,久而久之,学生会在说话前对自己的说话材料进行逐一排队,形成条理性很强的说话本领;有的学生说话词汇匮乏,说话干巴巴,像白开水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词汇和句式,说话要注意语调和感情色彩的运用,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对于有不良口头禅的学生,则要引导其力戒口头禅,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对口头禅加以自律,逐渐不说口头禅。

总之,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