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2019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我们坚定中国信心、凝聚奋斗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就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两会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报告原声】

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我们一定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用在刀刃上,把这宝贵的资金使用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报告原声】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要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乡村教育的短板。当前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关键抓手,是统筹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体化。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报告原声】

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从根本上拔掉“穷根”。这几年,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已经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我希望今后国家继续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为贫困地区“兜”住公平的底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

【报告原声】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最后一公里”在农村和教育基础薄弱地区。要进一步加强高考招生、高校培养、社会就业等领域工作,对农村和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生源予以政策关怀和倾斜。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要“量”和“质”兼顾,在矛盾统一中最大限度给予农村和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学校和学生以机会。

“双一流”建设

【报告原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兰大必须破解的难题。我们从人才培养抓起,“鱼”“渔”兼授。我们把科研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使之成为服务社会、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点。我们更要紧盯国际前沿,紧密结合地域、资源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将自然“劣势”转化为研究优势。

教师工资待遇落实

【报告原声】

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闵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要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学风建设

【报告原声】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这是惩戒学术不端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科研伦理和学风清正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需要包括预防和惩戒的每一个环节都真正发挥作用。

婴幼儿照护

【报告原声】

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现在的托育机构数量还太少,托育服务也是参差不齐。一定要把儿童安全保障问题放在首位,考虑到婴幼儿的发育特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希望更多的机构能提供高水平服务,也许还要考虑这些机构税费减免的问题,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报告原声】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政府工作报告特意强调符合要求的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一样,都能获得政府支持,这表明政府将更加公平地对待公办园和民办园,这对各级各类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办学者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包干制”改革试点

【报告原声】

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也是科技改革中非常重大的问题。科研人员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上而不是管理上。现在政府决定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不设科目比例限制,这就给了科研人员很多自主性,可以调整科研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这是符合科研规律,也是与国际规范接轨的。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报告原声】

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负责人王凤巧: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家奖学金“奖学”的意义远大于“金”,对品学兼优的中职学生进行奖励,营造了一种比奖励本身更加重要的舆论氛围,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

【报告原声】

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看到送给职业教育的大礼包,非常激动。这些都需要加快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希望这些好政策能尽快落实。

2019年全国两会教育舆情综合分析

今年两会期间,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减负、校园安全、青少年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等都是会内会外持续热议的主题,也形成不少系统的意见建议。舆论期待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充分吸收采纳,进而转化为见实效的教育改革行动,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国家战略和重要政策对教育舆情构成及走势有显着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基层减负等重大政策利好,直接形成或间接催生了一大批教育热点议题。

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磅表述后,相关内容在两小时内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也让职业教育成为今年两会教育舆情的最热主题;乡村振兴战略推高了乡村教育的社会关切度,会内会外热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留守儿童等相关议题;中央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引发热烈反响,教育基层的减负诉求得到进一步伸张,减负议题在学生减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内涵。

2.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的最大期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与会内会外舆论同频共振。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深度推进,部分短板性问题或环节备受关注。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乡村教育、特殊教育仍然整体处于“短板”状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类型的教育也存在程度不一的薄弱环节。在“五育并举”施教理念下,“五育”割裂现象也比较突出。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施教格局,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社会各界的一致期盼。

3.在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持续深入讨论中,各方意见最终指向教育环境优化和生态建设。

相比于往年,今年代表委员一方面对教育的全面发展更为关切,教育体系建设、协同育人、“放管服”改革等议题热度很高;另一方面,对部分具体议题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发展、中西部高校发展等也提出了更多系统性意见建议。其中,不少是基于深入调研、有着具体数据和事实支撑且经过充分构思设计的建设性方案,受到媒体和网友的高度关注。总的来看,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的舆论共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4.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舆论的期待与焦虑并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代表委员热议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带来的全新可能性,多数舆论期待“改变命运的屏幕”越来越多,使得义务教育均衡、“互联网+教育”成为今年两会的教育热点主题。但与此同时,青少年近视防控、学生沉迷手机问题、网络校园贷等现实问题,又让会内会外舆论对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充满焦虑。由此导致的观念冲突以及操作困境,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定了,2019教育这幺干

在“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部分提出——

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

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

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提出——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依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报告还在其他多个地方提到了与教育相关的内容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部分提出: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在“推动消费稳定增长”部分提出: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部分提出:抓好传染病、地方病、青少年近视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