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梅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现状;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031—01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更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与其他年龄阶段相比,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此时的个体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受身边教育者的影响最为明显。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如果幼儿教师的情绪不稳定,则可能导致幼儿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幼儿教师的学习动机不高,则难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缺乏自信,则会形成错误示范,削弱幼儿的自信度和学习能力;幼儿教师如果脾气暴躁、行为冲动,则会使幼儿直接观察到不当行为,甚至身心会受到伤害。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幼儿身心所造成的伤害,某种意义上要远远超过学习能力不足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引导一批又一批心理不健康幼儿的产生。所以作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良好的教学能力,更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带给幼儿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充沛的学习动力,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思想,适当的行为模式以及健全的人格,这些对幼儿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大而长久的影响。因为只有教师充满爱心的看护和教育,幼儿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幼儿园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又琐碎,需要教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职业压力。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时常能听到来自教师的抱怨声。这些“声音”更多地反映出她们的心理现状,即她们在承受着幼儿园工作带来的极大心理压力;还有些教师职业倦怠明显,经常满腹牢骚,工作效率低下,情绪易激动,烦躁郁闷,反映出许多教师真实的职业态度。有教授曾做过相关调查,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从业年限成正相关,即随着工作时间和教龄的增长,最初对职业的热情和新鲜已不复存在。幼教工作的繁琐和平实使得她们已提不起太大的工作激情,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由此可见,要完成幼儿园的保教双重任务,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势在必行。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

1.社会机制要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要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问题,大力宣传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将“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全社会各行业和每个幼儿家庭都能与幼儿园一起承担教育的责任,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幼教管理部门应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及时解答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教师排忧解难。

2.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设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氛围。幼儿园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提到工作日程上来。首先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协调安排各项工作,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还应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条件。幼儿园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教师的生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3.幼儿教师应增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并认同自己的职业,积极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意志品质,不放纵不任性;热情自信,能与同事、家长以及幼儿顺利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交往中获得积极体验;还要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肯定自己,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

4.正面对待心理健康问题,请心理专家指导。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及时求助于心理专家的指导。可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并进行有效地处理,决不能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有关部门也应高度重视,及时寻找对策,有效促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