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南安中学;.陇西县渭洲学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南安中学在校学生1094人,时间2008年3月~6月。共计发放问卷1094份,收回问卷1068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55份,有效回收率为96.43%。

2.研究方法。(1)访谈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其一,学生运动损伤情况。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094名学生中,最近两年在学校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3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34%,其中中度受伤(本文指韧带扭伤、撞伤及骨折等需要医药治疗,需停止上外堂课者)为124人,占受伤总人数的11.33%,重伤者(骨折)占1.0%。

其二,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1.思想上不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1)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的功能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正式活动中,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都不够好,身体协调性差,因而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等;(2)准备活动不充分。做准备活动时马虎敷衍,在身体机能尚未达到适宜的水平时就进入紧张的正式运动中,因此发生运动损伤;(3)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项目的内容结合不好。有的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而运动中运动负担较重的部位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此时容易发生组织损伤;(4)准备活动距离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当身体进入正式的运动时,准备活动所起的生理作用已经减弱或消失,失去了逐步活动的意义。

3.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在比赛中不能严格遵守活动规则,或在锻炼中互相逞能逗闹,动作粗野,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4.身体状态不良。由于睡眠不足、患病带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在疲劳时,人体生理机能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若参加剧烈活动,将会因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较迟钝、身体协调性差等导致受伤。

5.运动负荷较大。运动负荷过大,引起局部肌肉疲劳从而造成损伤。

6.场地设备有缺陷。如场地不平,有碎石子;跑道过硬过滑;沙坑硬,内有铁钉、玻璃片等。

其三,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1.加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中学生的运动损伤大多发生在课余时间,而且多是在没有正式组织的情况下造成的。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学校体育部门可以发挥中学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业余时间将中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尽量地组织起来。

2.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时刻要加强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4.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检查与维护。体育工作者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所辖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通告学生并进行维修,防患于未然。

三、结论与建议

一是要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注重预防运动损伤,增强学生做准备活动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准备活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了解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二是培养学生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和技巧,减少运动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体育教师在三大球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专项技术,了解规则,减少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因技术不规范、不了解规则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三是学校应有计划地新建场地,维修场地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检查场地、器材、设备安全程度,改善运动卫生条件。

四是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改善肌肉结构,增加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素质练习,提高抗运动损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