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3—0159—0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一、利用小组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教师仍然以教为主,以学为辅,长期采用填鸭式、任务式教学模式。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小组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可变被动为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项脊轩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了解“多可喜”“多可悲”,如果仅从课文内容讲起,难免浮于表面。如果以小组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搜寻有关资料来解读此文,可能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比如探究归有光对母亲与祖母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可以从作品《先妣事略》中找到答案,从归有光与妻子生前轶事的相关资料,解读前后文有关妻子的描写所体现的悲喜之情,从归有光的家训、家族概况和个人经历等资料,来解读分家的可悲等等。这样,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兴趣更浓,主体性也得到进一步体现。

二、通过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怎样让学生了解诗歌、走进诗歌,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字一句或者一首诗当中,割裂了诗歌与时代的关系,因此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甚至害怕学习诗歌。而比较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鉴赏李清照的作品时,可以通过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中后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进行比较阅读,得出其前期词细腻婉转、爽朗明快的特点和后期词沉郁忧伤、苍凉凄楚的风格变化,进而探究其形成原因,就很容易把作品变化与整个历史变迁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作品就能感知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沉浮的关系,从而了解历史,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学生对诗歌的解读也越发深刻,学习兴趣也越发浓厚。

三、将语文教学与时代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人生境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与文学再创造能力,忽视了文学作品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与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者能围绕当下学生阅读体验展开教学,会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深刻,兴趣更浓厚。比如鉴赏陶渊明的诗歌时,很多学生想到的是闲适、自由,而忽视了陶渊明诗歌背后的现实情况,这样的理解未免肤浅。陶渊明一直是古代仕人的精神归宿,如果在解读诗歌时,将其他诗歌联系起来,比如将《乞食》等诗歌穿插其中进行鉴赏,我们不难理解其归隐情怀的真正内涵。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他热爱田园并不单纯是出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其背后有对自我人格尊严和独立自由的精神家园的坚守。这种选择是艰难的,是以牺牲优越的物质生活为代价的,惟其艰难,方显可贵。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语文的育人功能才落到了实处,而学生的生命体验也会更加丰富,学习兴趣自然更浓。

四、利用写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听说读写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堂中对于听说读的落实往往比较到位,但写作教学并未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往往每周写写练练,很多时候为写作而写作,写作兴趣没能充分调动起来。如果在语文课堂中能贯穿写作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和语文素养,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每篇文章的关节,让学生利用片段、小感言等写作形式,呈现自己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活,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比如对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本中人物形象的解读与剖析,都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写作的形式与其对话,形成思想的争鸣。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