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斌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教育依托。对于正处在开蒙启智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以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为根本,全面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深挖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思考和探索教学之法,扎实有效地组织高品质的教学,使优秀传统文化蓄足内涵,内化于心;实践延展,外化于行,以利于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103—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传承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被国家纳入重大主题教育之中。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各学段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从宏观上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发布,其中,总目标的第二条明确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这些内容足见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文言文,地位也日益提升。对于正处在开蒙启智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文言文教学。下面,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一、全面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明确文化价值取向

自2019年秋季开学起,全国统一使用由教育部规定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当中。与以往众多版本语文教科书相比,统编版教材中文言文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文言文篇目大量增加,比例大幅提升,在从原人教版四篇的基础上扩充至十四篇。具体情况为:三年级上、下册各一篇,四、五、六年级上、下册各两篇,篇幅随着学段的上升逐步增加。二是文言文篇目首次出现由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提前至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起步更早,涵盖小学中高段,难度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三是文言文的体裁和内容更加丰富,有历史故事、寓言、神话、语录体、传记等,体裁广泛。内容由学生较容易理解的、短小的故事性文本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文言文创作时间跨度较广,涵盖先秦到民国时期。有的选自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有的出自诸子百家典籍《论语》《孟子》《韩非子》,还有的选自记录魏晋名士风度的《世说新语》以及明、清名家学者的经典言论。这样循序渐进、底蕴丰厚的编排方式,既丰富了母语学习的内容,又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从文言文的选编状况可以看出,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那幺,文言文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何在?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谈道:“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一方面,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柱不断孕育着民族的智慧,从传承至今的古人古训、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再到道德标准、人生追求,无一不是古代先贤才华与智慧的结晶,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取向。统编教材所选的文言文主题丰富多样、育人化人,有的歌颂美好品质、弘扬爱国情怀(《司马光》《少年中国说》),有的追寻先贤足迹、探寻书山学海(《囊萤映雪》《铁杵成针》《古人谈读书》),有的润泽儿童心灵、启迪人生智慧(《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这些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文言文也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和文化内涵,包括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礼仪文化、典章制度,等等。无论是《杨氏之子》的称谓文化、待客之道,还是《伯牙鼓琴》《学弈》中高雅艺术、文化技艺的展示,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凸显出文言文宏伟博大的文化价值。

二、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语言凝练且意蕴丰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善于分析文本,多元、深入地解读文本,捕捉训练点,直击学习重点,及时归纳和总结,挖掘与提炼文言文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

1.积累、丰富语言。教材所选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精练而生动、表达简约而准确,包含如虚词、通假字、多义字、倒装句、古今异义等丰富的文言语法知识和语法现象,如“梁国杨氏子九岁,其聪惠”的“惠”和“孰为汝多知乎”的“知”为通假字,“囊萤映雪”的“囊”名词动用,“兔走触株”中的“走”古今异义等等。对正处于语言学习初期的小学生来说,积累构建简单的文言知识体系,初步感知文言词语含义、句篇修辞,体会古代汉语的独特韵味,有助于培养他们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意识和文言阅读能力,有助于其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2.发展、提升思维。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以思维为载体进行拓展的,思维的参与使理解更深入。教材中的文言文处处蕴含着精巧的思维价值,值得教师挖掘与指导。比如,有通过比较人物不同做法进行的类比思维训练,如《学弈》中对二人学弈时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对比,论证专心学习的重要性。《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不同看法,具有思辨性,引人思考。《王戎不取道旁李》通过王戎与诸儿的不同表现,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细心琢磨,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有通过评价人物进行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如《守株待兔》,批判了一些妄想不劳而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自相矛盾》讽刺了那些说话或做事前后不一的人。还有通过多种角度、多条思路外扩进行的发散思维训练,如《囊萤夜读》,围绕“车胤是怎幺想到用萤火虫来做灯的”,《铁杵成针》中“铁杵成针与愚公移山有什幺相似之处”等问题,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在批判和发现中学习,在实证和推理中理解,从而深入发掘文本内涵,感受古人的智慧。

3.培养、提高鉴赏能力。文言文的美,不仅在章法考究处、字词精炼处,也在深厚的文化内涵中。“文”与“言”俱美,才是文言文的魅力与价值所在。学生若能提高文言文的审美鉴赏能力,其审美情趣与民族认同感都会获得极大进步。如,《伯牙绝弦》一文,在充满古典美的语言文字中,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惺惺相惜、知音难觅的情感,学生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精炼生动的语言,更是他们心心相知、志同道合的中国古代君子文化,以及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在“悟”中积淀文化底蕴,加深对古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为文言文的鉴赏打下初步基础,为祖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做好铺垫。

三、精准实施教学策略,根植民族文化精神

文言文本身生涩难懂、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以及关注“言”忽视“文”等现象,导致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厌倦,更谈不上对其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过程的精准性,从而更好地根植民族文化精神,汲取优秀文化营养,提高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品位。

1.寓理于趣,开启学习之门。学习文言文要明理养性,但一定要摒弃逐字翻译、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小学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而言,情趣才是学习的灵魂和动力,才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教学时,学生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寓理于趣,采用演一演、唱一唱等灵活多样的教法,合理恰当地运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惧怕文言文,喜欢上文言文。

比如,学习《少年中国说》时,可创设教学情境,播放一些有关清末社会现状的影视资料,或用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的音乐渲染本节课内容,切身体会和融入到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心、进取心。学习《杨氏之子》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故事场景,直观、形象、深入地体会杨氏子机智幽默的特点,趣味课堂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也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想一想,假如你是杨氏子你会怎幺做?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初步感知古人的语言艺术。

2.有效诵读,夯实学习之路。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通过变换语速和语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意境,体会文言文精妙之处。因此,在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将静寂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流动的音符,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融入其中,甚至于入情入境,感作家之所感、伤作家之所伤,与其产生共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些句式整齐有力,词语交错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意境美;另一方面,还应进行多形式的诵读,进一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要重视教师的范读,并根据实际情况融入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配乐朗读、听名家示范读、想象情境读等环节,读出文言文音韵和谐之美。其次,教师应对必要的诵读技巧加以指导,如读到语气词、特殊句式时,该怎样断句、停顿、划分节奏,怎样做到音断气连,采用什幺样的语气读等等,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授之以渔,习得学习之法。由于文言文具有语法多变、义随文变、古今词汇差异大等特点,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深感艰涩难懂。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字词积累、阅读经验、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有些教师采用的是全篇逐字逐句翻译的机械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产生了一定的阅读障碍和畏难厌学情绪。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将字词教学作为重点和难点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习得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首先,可以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注释既有关键字词的理解,还有文章的出处、作者简介,在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扩大知识面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精卫填海》一文时,可以依托第一个注释“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适时对这一中国志怪古籍、荒诞奇书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典籍里的中国,学习更多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其次,还可以灵活运用查字典、借助插图、单音节字组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领会内容。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学生不太理解“瓮”的意思,可以观察课本插图,发现口小肚大的陶器才叫“瓮”,与“缸”不同,小孩跌入其中,因为瓶口小,当然不易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意思,辅助学习,也更容易沉浸、融入到故事的文化氛围中,提升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内外践行,拓宽学习之域。传统文化教育始于读书,终于践行。在具体教学时,不能仅限于容量有限的文本,还应有大视角、长眼光,在课内外进行适度拓展,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广度与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阅读链接、资料袋、同主题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实践活动,对比联想,拓宽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如,学完《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推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山海经》《中国神话故事》《世说新语》等整本书阅读活动;学完《囊萤夜读》,推荐阅读《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主题相似的文言文,从而使学生知行合一,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小学文言文教学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始终贯穿对文化的理解、认同与传承,深挖文言文承载的文化内涵,确定教学内容,探索精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温儒敏.“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6.

[3]李保初.文言文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4]王永林.小学文言文怎幺教[J].语文建设,2019(24):16.

[5]童志斌.对诵读法的新认识[J].语文教学通讯,2007(01):29-36.

[6]俞翔.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课文的解读及教学设想[J].小学语文,2020(10):18.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