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256.4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43%,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9.8%。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从政策到措施,从经费到科研,从“两基”攻坚到“两免一补”,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职业教育对甘肃民族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民族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

“两基”目标如期实现

甘肃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更是薄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牧区只有马背学校、帐篷学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学生入学率很低。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甘肃民族教育驶入了快车道,加之各种项目的实施,学校办学条件日新月异。

中英项目、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校园安全工程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

临夏州从1999年12月开始在康乐、和政、东乡、积石山4个县实施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通过修建校舍、配发教学设备,开展教师、校长培训及贫困儿童救助, 6年中使710所中小学校充分受益。

据了解,中英、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全部在民族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等项目重点覆盖民族地区。

2004年以来,甘南州实施了义教项目、援藏项目、校安工程、危房改造、远程教育和灾后重建等七大类教育项目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筑面积从53万平方米增加到近90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由4.9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

“两基”攻坚以来实施的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犹如一阵春风,吹遍了民族地区,仅甘南州就新建和改扩建寄宿制学校95所,寄宿制学校由2003年的85所增加到2011年的146所,寄宿生由不到1万人增加到7.7万多人。

甘肃省根据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自然条件恶劣等实际,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使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教育实现了由马背学校、帐篷学校到有规模、有特色的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历史性转变,使牧民群众由“逐水草而居”,转变为“逐学校而居”。

如今,民族地区的每一个乡镇,窗明几净的寄宿制学校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天水市的民族县,张家川还把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冬季取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实施农村寄宿制初中冬季“温暖工程”,对全县农村中学取暖设施全面进行改造,使13所农村寄宿制中学近3万师生告别了土火炉,全部用上了暖气。

肃南县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4311.7万元,化解“普九”债务1328万元,新建教学楼、寄宿楼18幢,新增校园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

现如今,在全省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教学楼、宽畅明亮的教室和多功能餐厅为农村学生提供了舒适、优雅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优势明显,加上整合后师资力量的加强,使得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以前一些小学无法正常开设的计算机、英语和“小三科”都能正常开齐,而且能上好。

与此同时,省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设立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寄宿制学校宿舍、餐厅、浴室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600万元。设立藏区教育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万元,全部用于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购置实验设备及远程教育设备。

2010年10月,碌曲、玛曲、东乡和积石山县最后四个民族县完成“两基”目标,至此,甘肃民族地区全部完成了“两基”任务,“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00%,也标志着全省“两基”任务全面完成,成为甘肃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免费教育独领风骚

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山区的积石山县境内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严酷,人均耕地不足1.2亩,群众生活贫困,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相当普遍。

2010年,积石山县决定对中小学生和学前幼儿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教育全免费优惠政策,对高中寄宿生每生每天补助生活费5元,初中寄宿生每生每天补助生活费3元,并对寄宿生免费提供住宿,对所有学生免费发放书本,实行零收费,一举实行了15年免费教育。

当年,全县入学学生陡然增加了5700多人,95%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而原来这一比例仅为60%~70%。

然而,积石山县实行的15年免费教育并不是甘肃的首例,早在2009年,由于阿克塞高中教育实行异地办学,考虑到广大农牧村群众子女异地就学的困难,县政府对高中教育实行“全免一补”,全额承担异地就学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路途费,补免费用每年每生3500元。

从那一年起,阿克塞县每年还投入80余万元,将具有本县户籍的3~6周岁学前适龄入园幼儿按甘肃省一类幼儿园简托制收费标准,对保育费、杂支费、取暖费等项目进行免费,在甘肃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

肃北县在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政策的基础上,在2010年实行了对普通高中、中职中专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也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

从2008年开始,甘南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所有寄宿、借宿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基本达到了集中住宿、免费就餐的目标。大部分县还为寄宿制学校配建校医室,购置了医疗器械、药品等,寄宿生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而在今年10月15日闭幕的天祝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作为县政府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这标志着天祝县即将成为全省民族地区又一个实现15年免费教育的县。

“双语教学”日趋完善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内容,对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民族地区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探索和改善“双语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以民族语文教学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和以汉语文教学为主、单科加授民族语文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另外,东乡、肃南等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或民族文字已失传的民族县,也借助民族语记音符号等方式,开展“双语教学”,推广民族语言。东乡县的《东乡语记音符号练习册》、天祝县的《华锐藏语口语》、阿克塞县的哈语文教材等乡土教材的开发使用,使“双语教学”更加贴近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

据了解,甘肃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双语”课程设置,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母语教学的同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汉语课程。“民汉双语”加外语已成为“双语”学校的共同选择。

目前,全省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小学共有292所,学习“双语”的学生5万多人,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4800人。

为进一步提升“双语”师资培养层次,省上将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另外,依托设立在西北师大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及设立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甘肃藏汉“双语”师资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2010年,累计培训“双语”教师和校长2200余人。

均衡发展亮点纷呈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条件较差、困难较大的实际,部分民族县的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异地办学。如,从2007年开始肃北县对汉语授课和部分蒙语授课的高中学生实行异地办学政策,由政府出资免费送到教学质量较高的酒泉、敦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接受高中教育。

另外,肃北县整合县内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和师资结构调整,撤并了县城和乡镇办学规模小、效益差的6所学校,形成了全县“四校一园”的学校布局,使80%的学校都集中到县城办学。

与此同时,阿克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就读,实现了从“马背学校”到集中举办现代化高标准学校的历史性跨越。

会宁县从2004年起支援玛曲县教育工作,每年招收20名中小学生在会宁就读,不收取任何费用,白银市政府还出资为玛曲学生购置住宿楼房,解决食宿问题。

2004年,在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肃南县扩大了城区和乡镇办学规模。以兴建九年制寄宿制学校为龙头,大力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全县学校数由2004年的43所调整为现在的15所,撤并率达65.1%,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而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兴办,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不断加入,大部分市县都已实现了“四集中”的目标,不但使学生“有学上”,而且能够“留得住”、“学得好”,缩小了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步向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近。

远程教育成效显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大力实施,使甘肃民族地区实现了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类”模式的全覆盖,校园网、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新型媒介和设备在民族地区学校得到了广泛运用。

就拿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发展比较先进的天祝县来说,进入新世纪后,先后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累计投入资金达3401.1万元,建成县级资源中心1个,乡级资源中心19个,有30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102所中心小学、独立初中以上学校连接了互联网,远程教育覆盖了全县所有中小学。

2005年7月,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等视察工作时,对天祝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肃南县所有学校都建起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农牧村中小学生机比、师机比分别达到10∶1和5∶1,信息技术开课率达100%,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综合性教育网络系统。

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了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民族地区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了地区、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

教师队伍日趋壮大

教育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2006年以来,东乡县通过公推公选形式选拔中小学校长125名,已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 ”的用人制度。

而肃南县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县推行以“校长选聘负责制、中层领导竞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校内工资绩效制”为内容的“五制”改革,形成了教师能进能出、干部能升能降、待遇多劳多得的人员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教育内部活力。

同时,甘肃省通过改革省内师范院校的招生制度,实行定向招生,举办民族班、预科班、民族地区专升本师资班,使民族地区的师范类学生能进得来、学得好、回得去,为民族教育师资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通过“对等协作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的实施以及有计划地送教下乡等办法,不断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教师队伍从量到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目前,全省民族地区小学、初中和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84%、96.20%和83.88%。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