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摘 要] 基于国家政策方针指引的大背景,指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助力脱贫的依据。根据枣强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劳动力“订单培训”为例,提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脱贫的五条路径。即依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贫困学生带薪培训,解决就业后顾之忧,提升农民的整体精神风貌。

[关 键 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精准扶贫;订单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4-02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生产的连接点,是将科学知识、专业技术转化在劳动者身上,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变成现成生产力的手段,是培养、提高、更新劳动力的根本措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职业教育的着力点也侧重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摆脱贫困状况。

一、河北省枣强县农业基本现状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为衡水市辖的县。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全县总土地面积为89368.09hm2,其中农业用地61610.7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8.9%;建设用地20439.68hm2,占31%;未利用土地69.90hm2,占0.10%。近年来,主要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农产品与其他企业合作销售实现脱贫。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广大菜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多茬口、多模式的蔬菜种植方法。2016河北农村统计年鉴衡水市人民政府的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637人,“两后生”职业教育625人,使用技术和科技培训14979人次,1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在教育方面,枣强县在生态新城北侧规划了教育园区,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教育水平高端的冀东南大型教育基地,为教育助力脱贫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和前期准备工作。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和致富意识逐步增强,很多农民掌握了农业科学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职业技术教育助力脱贫的依据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增值的方法是个人教育的投资,教育对人的未来发展路径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口想要提高人口素质,就必须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用职业技术教育去开发人力资源,将现有的劳动力质量劣势变成质量优势,以人力资源丰厚之长避物质条件不强之短,以劳动积累代替和补充资金积累。个人与家庭必须要把教育当作投资来对待,因为教育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也是提升社会阶层最直接的方式。农村人口接受教育不仅会带来物质上的富有,还会提升精神层面的视野和格局,以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

农村职业教育的崛起,必将推动当地经济加速发展,为企业塑造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这是教育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县级政府通过科技扶贫、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精准扶贫,投入教育师资经费,减免学生学费,引进高科技产业,购置相关专业所需要的设备机械。开展计算机、电子商务、垃圾分类、园艺种植、母婴护理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职业院校与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输送稳定的生源,即所谓“订单培训”。企业“订货”,学校“生产”相应的技术人才。企业经营商将生产、销售、售后制定成一条龙对接学校专业,由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综合性人才,减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有句话说,向所有人提供教育机会是一种“胜利”,但是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却不再是一种实质性的胜利。学生素质高,就业面宽,竞争力强;反之,就业面就窄,竞争力就弱。职业教育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促进就业率提高,职业院校要勇于认识到不真实的“就业率”,关注实际“就业率”,关注高质量的就业率。对农村职业教育来说,就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三、职业技术教育助力脱贫的路径

(一)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河北省已经有了20余年的发展。2018年1月6日,随着一个新的职教共同体——县级职教中心联盟诞生,依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培训早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办学形式。

枣强县应依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地挖掘朝阳产业,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后续跟踪回访,设置专业类别,进行课程开发。在职教中心培育各类学习社团和学习共同体,开设多种实训课程和技能拔高、创业指导、科学技术、健康常识等社团。并且让农民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继续教育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职教中心内部进行改革,企业平台和科研平台统一为一体,建立师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教师的调配和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能力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并且教师可以与企业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大赛团队,通过双方的共同培养,实现双方共同提高,共赢发展。除此之外,根植优质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精神,下足工夫,做到“术业有专攻”,让农村的学生真正学到技术,真正能脱贫。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县的特点和初中毕业学生的成长规律设置专业,对不同专业人才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社会推广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家庭,从课堂走向企业,把从课堂中学到的技术推广到广大村民的家家户户中,亲自向他们普及农业技术。学习形式上,允许学生通过学习,送教下乡,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出发,把学到的东西传播到家庭、生产生活中,向其余未参加培训的村民传授农业科学知识。此外,还可采取半工半学的形式,在保证学分修满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申请假期时间,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工作岗位,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既能把知识活学活用,又不耽误农业生产。在教学模式上,推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设立项目,让学生发动自身力量搜集相关资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现精准扶贫。再比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可将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研讨,最后用专业的理论知识给予指导。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根据当地自然特色、气候特点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

(三)贫困学生带薪培训

学生带薪培训,在学习过程中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从田间地头走到技术中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从低级劳动者向高级劳动者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既可以使劳动力的供给得以分流,从而延缓劳动力供给,缓解当地劳动力就业领域的巨大压力,又可以为未来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做好准备,防止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

让贫困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根据企业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要求进行严格的生产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及时“消化”,运用在企业工作中。工作学习同步进行,在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订单培训”模式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目标意识,拥有奋斗的方向和志向,不会像从前一样对未来迷茫,萎靡不振,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学生与工人的双重身份,也会尽早培养起学生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实现从校园到工厂的过渡。经过培训之后,学到真正的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体现其个人价值。

(四)解决就业后顾之忧

学生毕业后,取得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并且经过企业的考查可直接上岗,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军队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国有企业下岗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各类人才到农村或乡村企业工作,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用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才是地区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此过程中,职业院校为学生做就业意向或就业困难的大数据统计,不能直接把毕业班的学生嫁接给企业,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分配就业资源,照顾弱势专业群体,确保企业与学校就业信息对称。

当前,就普通工人来讲,如果工资水平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大批技工流失和短缺是可以得到改善的。高质量的就业也要求企业提供与劳动技术相匹配的薪资水平。其次,校企合作并不意味着拥有“铁饭碗”,学生在就业之后需要不断学习专业技术,把握经济发展的用人方向,唤醒自己的择业意识,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专业能力,配合学校和企业的分配方向,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意见,积极参与学校招聘会和宣讲会,实现精准就业。

(五)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由于农村多年未得到发展重视,虽然在党和政府多年的努力下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很多地区集体观念淡薄,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地区原有的封建愚昧、重男轻女、求神拜佛等各种原有陋习并没有消失。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不仅要扶智更要扶志,扶起农民的精神面貌。只有树立起昂扬奋斗的理想信念,这场扶贫攻坚战才能打赢。枣强县职教中心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要素。将书法、绘画、谚语、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带进课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枣强县可根据当地农业历史的发展历程,设立民俗博物馆。这样既保存了完整的工具历史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为当地文化发展增添了“景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来来访者可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当地县政府也应积极给予资金支持,让民俗博物馆成为了解枣强县农村农业的一个窗口。此外还可组建农村文化社团,添置文体设施,让村民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组织农民才艺竞赛,村与村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结,展示美丽乡村魅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超前的观念助力脱贫。

参考文献:

[1]曾繁相.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李怀展,张丽娟,于卫红.河北省枣强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