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雄伟

[摘要]教育实习是师范学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是师范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依据学情、教学内容,采取相应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综合演练,对育实习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有效确保实习的质量,促进实习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管理模式;全方位;角色转换;评价;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33-01

师范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实习生需要到小学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数量的逐年增长,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实习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教育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的领导。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一、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规范教育实习

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计划定向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以班为单位,实习带队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将实习小组分配到小学各班级进行分小班实习,每组指定一名实习组长,通过公开课展示以便检验学生教育教学实习效果。分散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或者学生进行报名申请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实习更丰满起来。

二、雄厚的师资全方位指导教育实习

为实习生配备学校有实力的教师作为他们的带队指导教师。实习点校需要配备有相当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担当教育实习点校指导教师,保证教育实习的高质量。下面主要从实习准备、师德、教师素养、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指导。

1.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教学环境,需要由小学学校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了解实习学校的环境、布局、科室设置、校园文化、校园特点等,使实习生尽快融入小学这个大环境。

同时要学习小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以制度规范行为,丰富法律意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以更好地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道德教育。

2.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当前教育模式已转变为“人—教育—心理—社会”的现代教育模式,要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没有这一思想作为基础,教育是很难做好、很难有效地实行下去。

3.指导教师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给实习生灌输,引导学生时刻记得注意培养并提升自己的素养,保持乐观心态、快乐的情绪。

4.指导教师要教授实习生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学会在教书中育人,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

5.指导实习生注意分析小学生学习心理、社会心理,适当保持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实习生应用已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三、良好的实习基地支撑教育实习

作为师范院校,经常有学生需要到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实习, 因此我们也必须建立能长期合作、稳定、有相当实力的优秀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的教育实习圆满成功。对教育实习基地的选择,鉴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定向委培生,他们毕业后就要分配到各区县教育局,可以选择部分农村小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对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后勤保障,生活、交通补助等方面要进行积极大力支持,为实习保驾护航。

四、合理的教育综合评价导向教育实习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实习,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着手评价:为了便于实习带队老师的管理,平时教育实习的考勤,实习组内互相听课率、评课率、实习生上课率、班主任工作成绩等几个细节方面进行考虑,由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学校、实习生自己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作为参考依据。选取部分优秀实习生进行经验交流,促进教育教学实习良性循环。

五、鼓励实习生进行教育实习改进与创新

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改革,敢于大胆想、大胆做,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违背基本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积极吸取小学优秀特级教师的优良教育教学方法,班主任管理方法,同时海纳百川,敢于创新。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每年都在进行,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对教育实习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机会,需要的是激情,需要的是舞台,需要的是指路人的引导,风光无限好,只待有心人!愿教育事业在国家不断强盛的大环境下开花结果,实现美丽的中国教育梦!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建华.科技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3]王曦.课堂教学技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梁巧玉.浅议校外实习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1(9).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