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联合 陈立军

[摘           要]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载体和重要平台。通过大赛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提升,大赛成果更能有效地反馈日常教学。

[关    键   词]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师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40-02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并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的教学类最高级别赛项。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有关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部署。大赛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引导和培养学生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坚持“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展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新时代教师风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优化、不断提升,通过指导师生共同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教学目标,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师创新实施反思提升的载体和重要平台。参赛观赛,通过同行、评委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教师进行创新实施反思提升,从而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在比赛中进步成长。通过大赛,更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大赛成果更有效地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一、要有战略意识,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教科研根植于日常教学,教科研成果又有效地指导日常教学的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促进一线教师主动研究新时代对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更精准地研究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相关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教师研究教育政策,理解文件精神,立足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优化教学设计,系统分析教学需求、确定重难点,研究资源环境和学习对象,利用现有硬件场所、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针对性教学,修订教学策略与步骤、做出教学评价,反思诊改。

教育科研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打造有效课堂,必须从提升个人教科研能力抓起。具体表现在:要有科学研究的追求;要掌握研究的科学方法,基本步骤;要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要组织和具体落实教育科研,直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服务。

二、要有全局意识,促进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是教师具体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相关标准,立足现实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要求,普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准确运用资源和方法等组织实施教学,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通过多元考核评价,提出教学反思与诊改措施,完成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学设计要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强化落实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通过大赛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整个教学流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学实施、课外拓展延伸。教学设计能力是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在设计实施过程中,依据评价标准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提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能力、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和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在教学能力大赛中,教师团队根据专家点评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提升。

三、要有战术意识,促进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

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或知识点(技能点)实施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依据教学设计目标实施教学,突出教与学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评价,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完成教学做一体。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依据先进教学理念,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实际,按照设计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技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因材施教,教学环境符合要求,教学活动安全有效,教学互动深入开展,教学效果有效达成。教师始终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分解准确,技术应用恰当够用,方法手段新颖合理,评价考核多元呈现。

四、要有反馈意识,促进教学评价反思诊改能力的提升

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人工或软件集成数据,以判断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根据可能出现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效果的能力。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体现在设计灵活的评价方法、细化评价指标、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方面。加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的环节,进行组织、监督、引导、判断,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又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等。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反思诊改。

教学团队在教学实施完成后编写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和实践的教与学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报告总结作品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课前探究研讨,课中教学效果、课后特色反思与问题诊改等方面情况,挖掘重点和特色,用图例表格等对实施过程和成效进行佐证。教师要在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准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发展性评价。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既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还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调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的关注与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

五、要有综合意识,促进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

建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个性化、终身化网络学习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资料,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知识载体。综合选择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并加以仔细分析,合理组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新教育改革理念下,教师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创新,自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学习平台、微课视频、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多种简单、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参与大赛,不断促进教师团队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锻炼团队合力,总结优秀经验,凝聚教学成果,推广宣传价值,指导日常教学,提升教科研能力,营造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这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们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