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摘           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着名小说家和文学艺术批评家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提出了独特的现代文学创作理论及思想。她认为从女性化的角度出发,更应充分探索和不断创新加强性别间的差异而不是共同点。在具有当代特征的社会范畴内,女性作为国际社会的第二性,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和较高的人格尊严。要实现女性理想的生活,必须积极树立女性视角,塑造女性人格,并重新给双性同体这一社会生物学术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关    键   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成长视角;女性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56-02

作为英国着名文学艺术奠基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观点和小说创作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集中在她许多具有文学性质的作品中,例如《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墙上的斑点》、《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The Mark on the Wall、《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还包括她不同生活经历下所创作的短篇散文以及小说。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伍尔夫的理想观,结合她的主要着作,对现实观和女性主义美学观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论述和研究。

一、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权基本概念的出现已有不短的历史。在长期男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人权不包括女性的权利。《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发表后,人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女性权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必须对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诠释。女权运动提议,女性生来是自由的,在人类社会关系中应该积极倡导男女平等。《独立宣言》也充分表明,女性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进入社会主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女性在男性心目中受到不平等对待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主义并没有得到社会底层人们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改革运动中。第一次女权运动兴起后,女权运动发展成为第一波女权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权主义下的各个人权运动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人权平等的基本含义来看,人权平等运动中的个人可以分为性别平等、性别经济权利平等、两性同格。女权运动的早期发展和新浪潮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主张男女平等,反对贵族享有政治、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保障每一个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我们对人类心理、智力的研究中,男女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在家庭集体劳动分配方面,女性和男性在家庭集体劳动分配中的占比是平等分配的。性别平等权利理论学者认为,有必要坚决打击和彻底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一些社会乱象。在两性关系中,女性主义理论赋予了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新的基本意义。从理论的角度重新分析社会问题,彻底消除一些女性受人类压迫和被误解的社会乱象。[1]

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女性主义思想

弗吉尼亚·伍尔夫所提出的双性同体女性主义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代表作《到灯塔去》这篇着作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女性纷纷主动参与到社会的各个活动中去,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社会所定义的被动个体,而是具有特殊群体价值的社会主义个体,其女性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已经重新定位。作者逐渐对女性主义和文学的理解达成共识,并迅速建立起两性关系的核心愿望。伍尔夫不仅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还是家庭社会的天使。在其一生中,她始终围绕着一个男人,把他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乐于奉献和牺牲自己,这在当时也是一个统一的社会现象。在社会活动中,有必要充分发展女性独特的艺术创造力,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女性和文化创造者的文化艺术思想创造和文化表达能力。建立两性共同体,不仅意味着男人和女人在各自领域中是独立的,而且意味着他们在对男性主义和女性表达的主观和理解上已基本形成和谐统一。女作家应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创造力和才能来创造人生价值,以真正正确深刻地理解女权主义的价值。在对女性的政治批评中,女权主义发展迅速,不断创新,并逐渐产生了新的女权主义批评语言[2]。从女权主义的宏观理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应该进行深入分析,发扬并扩散女权主义,倡导增强和发展女性肢体语言美学,并强调促进和发展女性肢体语言美学写作。女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创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充分尊重现代女性的社会主体意志,倡导现代女性主动实现自己的核心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女作家必须充分利用个人的文学智慧和创造力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女权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坚持下去。随着女性艺术创作的发展,女性在社交活动中具有特殊的表达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女性主义的创造力和优势。

三、认识并发掘和强化两性的不同点

伍尔夫身处的时代并未重视女性的地位,她是一个有勇气去探索女权主义的勇士,因此可谓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女权主义思想家。当今社会,女性的经济独立问题、女性的基本权益以及社会地位问题被广泛关注,伍尔夫的文学作品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伍尔夫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她这一生的经历给她带来的影响,主要经历包括她的家庭环境、青年时期的遭遇、当时的社会因素等,不同外界原因的多重作用,给她笔下的文字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色彩。例如,在她的政治小说中,每字每句都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学艺术观以及创新的女性主义政治思想。

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有这样一段话:“女人如果像男人那样写作、生活,或像男人那般模样,也会让人大为惋惜,想想世界的浩瀚和繁复,两个性别尚且不足,只剩一个性别又怎么行?教育难道不是应该发掘和强化两性的不同点而不是其共同点吗?”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她认为女性自身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本身并不依附于任何男性,其自身就是一个独立且美丽的存在。女性不应该忽视自身的个人魅力,不应该为了衬托男性而将自身的基本人格特征弱化,不能将自身独立的个性形成男性性格的绝对模仿者。这个社会不应该对性别有偏见,只有社会性别平等,才可以保证社会文化的丰富性以及活跃性。

伍尔夫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表明,社会性别平等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支持社会的多样文化,对小众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她明确提出需要尽快打破传统的性别双重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现代性别“其他性别”多层次分类方法的概念,具有更广阔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它不仅直接反映了性别差异的文化多样性,还隐含着不同社会身份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关系固有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

伍尔夫认为,“其他性别”多层次分类方法是正确对待性别的一种方式,不仅仅只是展现着对某一种性别的固有思想。她对单纯依靠单一性别主体展开写作的文学作品持有批评态度,她认为单一性别主体的写作无法真实反映社会文学本质中无处不在的两性文学。

伍尔夫抛弃传统固有思想,提倡通过研究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偏见,看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加强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心理特征,从而实现男性和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谐和和平共处。

从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了解到其中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都是有着鲜明特征的女性形象。她坚持对女性形象概念进行有效选择以及整体塑造。例如,《到灯塔去》一文中,她给予女性叙述者足够的笔墨,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家中天使”的主要女性形象,女性叙述者主要为着名画家丽莉以及拉姆齐夫人。

她给予女性角色足够的故事张力,用丽莉性自我意识的突然觉醒以及拉姆齐夫人濒临死亡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升华了文章的故事性与深刻意义。拉姆齐太太被认为是伍尔夫笔下最特殊的女性形象,读者往往都以为她不如她丈夫更爱别人的不同方面,她仅仅只是盲目服从、追求并且崇拜丈夫,让自己的心与女人的温柔和女性的智慧相牵,照顾身边的人和家里的每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用她最真挚的感情给予身边人无限的希望与信任。但她作为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和家里的女主人,其中最突出的女性表现一直是女性的自我否定和利他主义。偶尔,她可能显示出不满这种传统的家庭管理,在生活中渐渐迷失自己,但仍为家庭生活而安定下来。拉姆齐太太用她自己的力量去维持着整个家庭,充分发挥了一位妻子以及母亲的重要作用。她受自身家庭传统思想的驱使,劝服班克斯先生和丽莉决定结婚。但是,在拉姆齐太太去世之后,艺术家丽莉在痛苦的生活中依旧进行不休止的思考。丽莉是具有强烈自由民主意识的新女性,她对去世的拉姆齐太太始终保持着强烈反对,却又伴随着极度钦佩的复杂思想,在自我思考的强烈的精神压抑作用下,她选择用现代艺术绘画这一现代艺术审美表达的新形式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寻找更加适合表达自我观点的艺术方式。

在《到灯塔去》的结尾,丽莉的善于思考帮助她在拉姆齐先生和沃尔太太身上发现了不同时代的心理特征,寻求并努力实现非常重要的共同生活价值。拉姆齐太太的原型人物是伍尔夫的亲生母亲,她对自己的母亲性格进行文学加工,描绘出一个善良、温柔、勤奋的女性化身,她在家庭之中养育了7个月的独生女儿后早早地就因病去世了。而丽莉则是她自己的化身,丽莉的人物经历表现了伍尔夫对母亲早逝后对女性生活价值的自我反思。伍尔夫提出,女性在成为一个男性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之前,女性必须首先能够成为独立的一个个体,一个独立的女权主义者。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太太说,每一个人性格中都有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就是另一个性别的你。不同性格的人会根据自身性别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坚持与表现。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不应该排除任何差异,也不应该排除任何一性。只有使这两种身体意识力量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才是最舒适的文艺创作心态和美学风格[3]。

四、结语

总体而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观点是丰富且多样的。她认为只有在性别平等的状态下,个人自由选择的路径才能通往幸福的彼岸。一个两性平等的社会才能使两性都有机会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只有拥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和更高的社会尊严,女性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在实践社会公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为提升女性整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付出不懈的努力,同时也赋予“双性同体”这一社会生物学名词新的文化含义。伍尔夫理论的出发点与思想基础都基于女性主义文学观,她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物的现实主义视角。它们相互补充,成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刘默,王钢.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3):387-390,424.

[2]张会霞.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文学观研究[J].戏剧之家,2018(30):227-228.

[3]刘明.《奥兰多》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解读[J].名作欣赏,2020(3):104-105.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