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

[摘           要]  园林植物保护是中职院校园林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园林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从业能力。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园林工程建设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的功效,园林植物的绿化养护已经成为园林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就目前中职院校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关    键   词]  中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230-02

在开展中职院校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园林工程专业技术的培养,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例如:诊断和预防园林植物病虫害、植物病害的能力等,促进园林绿化植物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存在实验、实践课程缺乏、课时少的现象,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园林植物养护的技术。园林植物保护作为园林工程、园林技术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园林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山水、基础建设共同构建了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植物枯萎、发黄、变形、病虫害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植物的保护要贯穿园林建设的始终。植物保护技术是园林工程的关键技术,更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园林技术之一。因此,园林植物保护教学要不断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学改革要基于以下的原则。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体系的制定和调整,能够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有趣、积极、实用的植物保护知识课堂。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植物保护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内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园林植物一旦发生病虫害所产生的后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植物病害、冻害、病虫害防治等不同的研究小组,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交流、在课堂上演示合作成果等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园林的发展更加多元化,随着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随之而来的植物病虫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学生的创新检验、诊断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和培训中,要注重学生园林植物的检索分类、诊断、防治、预测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面对不同的病虫害,通常有多种防治办法,要善于总结掌握各种防治方法的要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合理创新的方式来进行防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对防治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改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优化教学成果。

(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的初衷是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现代化园林建设的发展。因此不论是在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要基于当代的园林实际建设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目标来开展。围绕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工作岗位的要求,将植物保护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教学和技能提升的始终。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病虫害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对病虫害的识别与鉴定能力,对病虫害的预测预防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及利用药剂、机械实际开展防治措施的能力。

二、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内容改革

(一)完善教学内容

目前,园林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有更高的追求,导致一些城市建设、园林工程大量引进新的、外来植物品种,来满足人们的审美。殊不知,避用本土的树木、花卉等,只会带来短时的观赏效果,外来植物对本地气候、土壤的不适应极有可能引发病虫害,还有可能将原产地的病虫害带来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影响了园林植物的生态循环环境,严重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城市园林的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效果大打折扣。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往往没有涉及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引发的病虫害。因此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中,要重视现代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的整理,将有价值的教材内容整合,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体系。不但要保证教材内容的指导作用,还要对教材内容科学取舍,强化常见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切实提高学生对园林植物各种病虫害的防护能力。

(二)增加园林树种配置内容

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初期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过分强调设计感,忽略了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属性以及各个树种之间的相生相克,导致园林景观的树种配置不科学,进而提升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例如,胡桃树、核桃树的根茎和枝叶会分泌水溶性的葡萄糖胡桃醌,会影响苹果树、桦树以及树下的植物的生长,严重者会致死。如果桧柏、龙柏、圆柏、沙地柏等桧柏类的树种与苹果树、梨树等混种,会发生锈病。而苹果树、杨树的种植区出现桑树、小叶朴、栎树等树种则极易引发桑天牛病虫害。因此园林栽种区域的树种配置不合理是病虫害发生的直接诱因,一旦在城市园林中发生,病虫害控制和防治难度是相当大的,一些病虫害有可能会常年发生甚至在园林植物中流行。因此现阶段的中职教学改革要增加树种配置的教学内容,让中职学生了解并掌握树种配置的相关专业知识,优化园林景观设计,科学配置树种,预防病虫害。

(三)基于季节安排教学内容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往往是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对植物保护的知识缺乏兴趣。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当代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将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引进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直接到病虫害发生的园林现场,让学生实地感受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危害,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植物病害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并与师生一起实施防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信息处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病虫害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注重实验、实践教学

园林植物保护教学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比重,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充分结合,不仅强化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通过实验观察病虫害的生理构造和变化特征,对病虫害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为病虫害的防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同时,教学过程还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围绕实践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对植物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实际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能力。不仅如此,实践性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植物保护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园林植物保护教学方法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果。园林植物保护教学中设计的病虫害的特点、症状相对抽象,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很难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想象。多媒体教学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图画、准确的文字,将植物病虫害的生理构造、形态发展、发展特点以及生物学的特征和防治方法和效果直观、有趣地展示给学生,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避免教学内容与季节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法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具有地域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授无法将植物的保护技术完全掌握,因此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园林植物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点与实验、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实践和探索创新的机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

(三)启发式教学法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症状大多类似,学生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知识,才能将不同的病虫害快速有效地区分。教师在此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还能提高知识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习的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两种病虫害不同但危害状态相似的植物枝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区分两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的差异。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具体案例中植物的特性、生长规律、生长环境、病虫害特征的了解和分析比对,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植物保护学知识,通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方案,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更是能力的提升,增强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双方深层次的思考,实现病虫害技术的升华。

四、总结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改革,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同时,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遵循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围绕岗位技术要求开展,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和实用。教师要不断尝试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桂艳.中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 花卉,2019(8):278.

[2]孙慧芳.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职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河南农业,2016(18):30,32.

[3]冒锦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6(2):20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