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蕾

[摘           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大学英语课堂已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任务型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法之一。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明确任务型教学法对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整体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的作用,对今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31-03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频度越来越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可以毫不掩饰地说,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世界这个地球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将会越来越抢手。因此,既要有专业知识技术,又具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对所需人才录用的先决条件。这就促使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继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法优势特点的同时,改革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倘若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将很难达到市场对人才的英语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堂大多数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很难有效地与学生实现真正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只能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呈现在课堂上的知识。这就出现了课堂上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课堂上卖力地讲,学生只是努力地记笔记,而学生实际上吸收的非常少,课堂效率比较低下。而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将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改善哑巴英语的现状。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如果仅仅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会出现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课堂上会出现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与教师进行激烈的交流与互动,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能迷茫地看着这一幕,而不知所云。而在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中,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可以得到各自所能够理解的输入,让学生通过互动来完成各项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传统而单一,大多数仍采用文本翻译法或语法与单词句子逐句讲解的方法,枯燥而低效,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度,就更谈不上课堂效率的提高了。当今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来提升,而形式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教学法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推理差(reasoning gap)、观点差(opinion gap)”,从而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依据实际生活中的交际需求来确定目标语言的学习任务,在此任务基础上,学生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习计划得以实现,最终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而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常评估自己的学习。

任务教学法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它的中心是学生,任务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既是学习动力和手段,又是学习目标,学生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中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提高原有的技能水平。任务型教学法的中心是学习,焦点是学习的意义,展开各种各样的开放型交际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Krashen就提出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是:(1)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地习得第二语言。(2)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习得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交流无意识地获得某种语言;而学习是指通过一定的学习途径,比如学校,人们可以正规地明确地去学习并掌握某种语言。Krashen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习得某种语言知识,并用i+1来表示输入的语言信息。“i”表示习得者学习目标语言的现有水平,“i+1”表示习得者通过一定的学习,在下一阶段应该达到的语言水平。通过输入“i+1”程度上的语言知识,能有效帮助习得者更准确无误地学习语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i+1”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意义非常大。

(二)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而科尔伯格进一步补充了认知结构的主要发展条件,斯腾伯格、卡茨等人则主要探索研究建构主义理论中个体主动性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来获取知识只是一种学习途径,而学习者更应该通过外界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帮助自主地构建知识,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更是主动地探索学习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只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而已,学生本身才是学习的参与者与主导者。学生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进而达到对原有知识的固化与更新,而在此过程中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语言知识体系,而且促进了双向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创设不同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投身于场景的设置中,发挥其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协作交流,帮助其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交际、交往等实际运用能力,最终使学习任务和目标得以完成。同时,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得以顺利完成,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准备任务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既有语言程度,又要考虑到所讲授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关联,还要考虑到教室、教具是否能够被有效使用。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还需要考虑任务的趣味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主导者,学生可以自己准备课堂素材,在课堂上运用所准备材料进行讲解演练和展示,在这个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但是任务的指导者,而且是任务的监督者和评价者,应该客观地设计任务和评价任务,真正使学生在任务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最后,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以便使学生的语言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和锻炼。

(二)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是任务教学法实施的最开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明白自己的确切任务和目标。然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语言知识运用和语言技能锻炼的目的。任务呈现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课堂提问,这是最普遍、最简单的任务呈现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趣味性比较小,用这种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用歌曲、图片以及多媒体动画、现场演示等方式对课堂提问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任务的实施

在任务教学法中,最关键环节就是任务的实施,它体现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科学合理性。任务的实施则可以分为在任务实施之前、任务实施过程中和在任务实施之后三个阶段。

在任务实施之前有很多步骤,教师在上节课结束前提前布置本次学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以及为将要进行课堂的导入式教学做准备,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准备好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并且进行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同时,教师应该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所预习的内容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相符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有效的语言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自愿、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学生进行课前的讲演发言,使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和输出能力得到展示。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分配,鼓励学生创新和自我学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组织能力,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和团结合作的必要性。同时教师的鼓励也必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任务的效果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动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缺乏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掌握最多的是词、词组以及句子的表达,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词、词组和句子运用出来。更不用说与外宾直接交流与沟通了。相反,任务型教学法是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进行任务设计的先进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活动,从而创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了解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如何使用目标语言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兴趣盎然的实践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用理论引导和不同场景下的语言演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另外,任务型教学法对语言学习氛围和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视使英语教学课堂得到改革,使课堂气氛由沉闷无生机变为活跃而有活力,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任务型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理解了语言,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语言;也同时提高了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语言的本质,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得到加强;并最终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共赢的意识。

任务完成阶段是任务型教学法后续的研究思考、深化提升的过程。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都应该就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汇总,了解课堂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自我批评和改正,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全面科学地分析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路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效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一)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前沿的语言教学法,需要教师加强实践教学,但是,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自身认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法的实施者,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多方面提升自己,进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这样,任务型教学法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法能否在教学课堂中得到有效实施,关键还在于学生是否配合,学生必须改变以往“知识的接受者”的身份,以“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参与进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任务教学法。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将任务型教学法实施到教学课堂中,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正确认识汉语的影响,降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人来讲,汉语自始至终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日常所有的交流都是汉语。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总是用汉语的知识来对英语进行分析和交流。因此,降低汉语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作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用英语来思考问题,用英语来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塑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使任务型教学法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实施与应用。

总之,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实现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最终学以致用的目标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而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此任务,因为此教学法的特点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与安排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教学活动及任务,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同时,无形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这种教学理论符合当下教育改革的大形势,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各项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规律以及相关联系,这种深刻理解会长期存储于大脑之中,实现有效学习。所以,任务型教学法是具有认知意义的教学法,体现的不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能力,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因此,需要教育各界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关注,加强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Ellis,R.Task-based research and language pedagogy[M].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0:193-220.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 Longman,1985:46-49.

[3]莱斯利.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3.

[4]Murat Hismanoglu,Sibel Hismanoglu.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What every EFL teacher should do[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46-52.

[5]李建娟.浅议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4).

[6]李海燕.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7]廖乃帜,苏全彩.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