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

[摘           要]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与中国“新时代”背景为依托,以国内大学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为基础,找出当前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适合我国的多层次进阶式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目标体系和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能力开发模式。

[关    键   词]  新时代;职业能力;开发;马克思人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6-0078-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即“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产业进步,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保障”。这为明确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目标指明了方向。

另外,我们也需要结合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终极发展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终极目标进行考量,从而使得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目标能够满足远期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双重要求。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现状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江苏连云港地区为例,希望从不同角度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以及对职业能力开发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因此选取了江苏连云港地区4所高校(分别为:江苏海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三类人群(即在校大学生、已毕业学生、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鉴于样本的代表性、调查经费的限制以及调查操作的可行性等因素,针对在校大学生,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四所高校的1200名在校生,以电子邮件方式邀请他们填写网络问卷,实际收回问卷1156份,其中无效问卷1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127份,问卷回收率96.33%,有效率为93.92%。

根据实际调查资料获取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对已参加工作一到两年的毕业生和高校教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展开。发放已就业学生问卷180份,实际收回问卷175份,其中无效问卷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73份,问卷回收率97.22%,有效率为96.11%。发放高校教师卷85份,实际收回问卷84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98.82%,有效率为97.64%。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现状

1.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各项能力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将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已具备就业能力水平和能力重要性得分较高的3项和较低的3项、已就业大学生对自己已具备就业能力水平和能力重要性得分较高的3项和较低的3项、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已具备就业能力水平和能力重要性得分较高的3项和较低的3项整理如下表。

2.在校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开发的认知和认可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能力开发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占到45.08%和3.19%,两者相加后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仍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开发不清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职业能力开发的相关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另外,对于构成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几种重要途径: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学校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培训和开发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资格证书,有近50%和超过2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它们对就业重要和非常重要。

3.在校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开发工作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和几乎没有参加的学生分别占到43.92%、8.34%;没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几乎没有的学生分别占到37.89%、8.61%。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和考取职业资格这两种开发方式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但是也要看到超过5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提供的与就业有关的培训和开发活动,这说明他们对于职业能力开发工作有参与意愿,但是参与方式仅停留在自我开发的探索阶段和校内指导阶段。

4.在校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开发的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能力开发的需求项目涵盖广泛,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职业能力培养、到企业实习锻炼、职业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的需求相对集中。另外,84.3%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一、二年级开始,这也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和需求度均较高,认为这项工作应尽早展开。

5.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工作的认可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40.96%和46.99%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工作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但是对于这项工作目前的状况只有28.92%和9.64%的教师认为好和较好。这说明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工作认可度非常高,但同时对于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认可度不高。

6.职业能力开发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根据对已就业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毕业前参加过与目前职业相关实习的已就业学生占到总数的52.6%。对目前工作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已就业学生占到总数的61.84%。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前确定职业目标,并开展与之相应的实习或实训指导,是有利于提升其毕业后工作满意度的。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影响就业力的各项能力的认知中,普遍存在重要程度高于具备程度、缺乏自我认知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问卷中所设置的32种影响就业力的能力中,接近95%的能力重要程度得分要高于学生的具备程度得分。仍有45.34%的大学生对于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发展不是很清楚。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缺乏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职业目标模糊,进而可能影响其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对于职业能力开发的认知度不高,虽然参与意识强但是参与方式过于单一、被动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48.27%的大学生对职业能力开发有所了解,认可它的重要性,但是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此不了解。另外,虽然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停留在作为“接受方”,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的关于职业能力开发过程,而且其参与的方式还是以职业规划、接受来自学校的就业指导等形式为主。

(三)高校对于职业能力开发认知的局限性,造成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片面性、功利性和滞后性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目前高校对于职业能力开发的认知更多关注的是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反映在其提供给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发内容的片面性上;高校为了培养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造成“流水线式标准化”培养,造成了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功利性;高校在职业能力开发的方式和内容上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滞后性,这可以从40%的大学生对本校提供的职业能力开发满意度评价为“一般”上得以反映。

三、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探讨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策略

(一)基于我国新时代“新要求”,明确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目标

为了解决大学生职业目标模糊进而影响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目标,远期来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近期来讲,则是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它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目标体系。

在设计这一目标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的原则,将其划分为:终极目标(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中间级目标(培养满足时代需求和职业需要的大学生——通过结合时代背景职业需要,优化职业能力开发指标来实现)、初始级目标(开发大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通过可细化、可优化逐级递进的职业能力开发指标来实现)这样的多层进阶式职业能力开发目标体系。

(二)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创建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模式

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是这样几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循序渐进、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必须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层层递进。在这一过程中,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实践”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在创建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模式时,应当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能力开发模式。具体来说,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与职业能力开发目标体系间具有高度的协同一体化特征;多元化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与分层次的校外实践训练平台应当具有高度一体化特征;实践课程体系的运行、管理和评价应当具有高度一体化特征。

(三)基于国内外职业开发理论研究,明晰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内容和框架

结合国内外职业开发理论的相关研究,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内容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个人品质、价值观和其他核心能力。此外,结合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实践”的阶段性规律,在进行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在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设定开发内容的细化程度,从而形成一个纵向对应开发内容或指标,横向对应大学生所处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框架。

参考文献:

张菡.基于自主规划能力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5-5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