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翔

[摘           要]  距离“中国制造2025”发布时间已经到了第五个年头,这四年中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富士康提出的“机器换人”也在切实进行中。“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学校,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规划,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领域如何展开教学和实习活动,已经到了亟须探讨的地步。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教学探索;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056-02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一线学校,“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职业教育单位提出了更高的人才质量培养要求,而中职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科设置和建设的方式更丰富了,中职衔接高职院校及企业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一、国内对专业设置的探索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是新型学科,无论中职、高职还是本科院校都在探索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科的课程设置,目前从本科院校的学科设置来看,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课、技能课程、综合课程和创新能力训练四部分。

专业课有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电工电子、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基础、自动机与自动线、工业机器人在线及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一系列课程。就课程实践来讲,高校采用项目式教学,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在实训室需要完成对机器人的现场编程、调试等任务,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1]。

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对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落地于中职学校也存在很大的条件制约,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科要在中职学校落地生根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因为作为多个传统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未来的需求旺盛,如何既能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接受范围,又能实现顺利升学和就业,就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二、学科落地中职学校的思考

中职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学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一)生源问题

阜阳市是全国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市,目前随着国内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过去第一批走出去的农民工现在已近暮年,而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孙辈,现在的他们不想像祖辈、父辈那样条件艰苦工作,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对未来的规划却不长远,这是新世纪出生的这代人的通病。

从以上的归纳显而易见,学校的生源很大一部分是自我学习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坏毛病不少、好习惯不多的初中毕业生,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在初中班主任的心目中,他们是一群管不住、不想管,最后任其自由发展的学生群体。当我们要将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这个需要强调主动思考、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摆在他们面前,如何有效实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问题

由于当前中职学校教授工业机器人学科的师资是从计算机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数控专业转调过来的。虽然这些专业和工业机器人专业有一定的相通性,但是在专业性上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2]。这是临时解决工业机器人专业课教师的方案,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教师对自己熟悉的专业课本中的某个部分会多花时间讲解,而不熟悉的内容就会一带而过,这样会让专业课的讲授出现内容不能衔接、重点不够突出,甚至会有与所授重点大相径庭的情况发生,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实际操作训练是重中之重,而实训器材对教师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要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大约需要三到六个月的学习摸索,其后还需要构架出教学实训规划等,这都是需要教师一一克服的问题。

(三)教材问题

目前的教材是根据实训设备来确定的,这样的好处是不存在选择教材的问题,教师一上来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讲解,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教材是只讲解和介绍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知识,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都是只言片语解释个大概,通俗地来说就是教材实际上相当于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对基础知识根本不涉猎,短期来看有助于快速让学生掌握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技能,但长远来看对该门学科无疑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情况,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更是棘手的问题。

(四)就业问题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业需要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专业建设方向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一致。但是在某些中职学校只是一味追求专业设置全面,跟风开设新型专业,没有结合本地人才需求研究和社会调研就立即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这样反而造成专业的建设方向与社会需求情况脱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符,这也是当前高职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更不用说中职学校了。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还停留在传统思维中,在培养以行业专业人员为目标的层面上,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出新兴领域需要的工业机器人人才。

三、学科建设的新探索

(一)生源问题的探索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生源素质问题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社会思想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中职学校在目前学生的质量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先从中考成绩相对好的学生中发现一批有上进心、吃苦耐劳的学生,让他们在课余学习关于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再优胜劣汰,选出一批对该专业有兴趣,又能比较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建设一个兴趣小组,人数贵精不贵多。这样经过两到三年的发展,让工业机器人学科可以开设起来。

(二)教师问题的探索

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何把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机械专业等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教师培养整合成工业机器人学科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无法一蹴而就。首先,要摒弃过去专业与专业之间绝不越雷池半步的思想;其次,多沟通教学心得,多举办教研活动交流与工业机器人专业相关的知识,答疑解惑,参加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培训班和学术会议,扩大知识面;最后,利用互联网充实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当然,在教学方面,作为新兴专业的教师,在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紧密联系实际现状,进行在线教学和辅导,克服传统职业教育的滞后性。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用新的教学模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模式,进而探索出新的适合中等职业学习的教育模式。

工业机器人专业对教师有较高的实践性要求,所以学校需通过强化教师实践能力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对此,中职院校需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企业相关项目中指派专业教师参与研发,以期借助项目参与的形式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可立足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机电设备、机电一体化、机电维护等专业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兼顾统筹原则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或者聘请工业机器人领域专业人员担任教师队伍的指导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以期为专业教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教材和就业问题的探索

教材因为与设备供应商有很大关系,所以为了使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地展开,需要与设备供应商、企业及本专科院校联系,形成常态化的联动机制,为后续的教学实训及升学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支持。

就业环节上,需要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培养模式,要以企业为纽带,联系中职学校和本专科院校,中职学校要多与企业、本专科院校交流,制定中职学校培养工业机器人人才的目标,更可为本专科院校提供建设阶梯式人才架构方式,本专科的教学研究活动,既可让中职学校和本专科院校教学方面无缝衔接,又可以反哺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更能为中职毕业学生的就业和升学创造更好的平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做到对学生就业岗位的明确界定,依据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分析,结合对中职院校机器人专业课程设置的剖析,将就业岗位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安装维护、编程、销售、维修电工等岗位。其中维修岗位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对工业机器人图纸的全面掌握,掌握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所需各项技术标准,做到对机械故障排除;编程岗位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编程能力,能够做到对机器人程序编制、工作站辅助设计、电气调试安装等;销售岗位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机器人型号、规格、价格等信息,具备需求分析、营销策划的能力。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既要立足自身,强化自身素质,又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顺畅中职学校和高职之间、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升学、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中职学校在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时,遇到的问题不只上述方面,还有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教学与技能比赛的关系、校企合作的方式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校、企业、社会等都有关系,而且这些问题不是工业机器人学科所特有的,新兴学科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各种问题,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如何协调好各种关系,解决问题,需要学校在开设学科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完善。相信随着各层面的政策逐渐落实,现在出现的问题将会逐一解决。

参考文献:

[1]苏贵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18(10).

[2]李全生.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风,2018(11).

[3]李卫民,柳亚输.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