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泉

[摘           要]  学雷锋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对当前高校推进学雷锋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将学雷锋活动融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路径,构建组织领导、舆论引导、教育激励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以激发学生提高个人品德的热情、凝聚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高校;学雷锋活动;思政教育;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08-02

学雷锋活动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学雷锋活动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推进,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建立健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完善学雷锋活动激励机制,是现阶段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高校作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通过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弘扬雷锋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大学生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品牌化、项目化。尽管如此,要实现高质量、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需要克服当前工作中的不足。

(一)学雷锋活动相对集中化,缺乏常态化推进

每年3月5日的全国学习雷锋纪念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活动,形成浩大的宣传声势,在短时间内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一般情况下,由于各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都相对集中,3月份“井喷式”的学雷锋现象与随着3月份结束戛然而止的情况形成较大反差。学雷锋活动持续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活动本身的持续性不够,学雷锋活动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活动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常态化开展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反馈,学生参与的自觉性不够,为活动而活动,为任务而任务,学生的活动体验感也不强。

(二)学雷锋活动强调形式,时代内涵深入不充分

学雷锋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千古传承,在新时期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目前部分高校将学雷锋活动简单地等同于“某几个人”“某几天”学雷锋做好事,或者是与志愿活动单纯地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并未形成系统性、常态化工作推进的机制。许多高校追求短期的活动成果,重视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忽视内核的真实性,使得学雷锋活动流于表面,缺乏生活逻辑。

(三)学雷锋活动以输出为主,与思政结合不紧密

学雷锋活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门很好的思政教育课,它既是雷锋精神的传播,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部分高校一味地进行理念输出、知识宣传、固化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致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不强,活动时效性低下,学雷锋活动只注重活动形式,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不紧密。

二、高校落实以学雷锋活动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

(一)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高校谋求新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内容和载体中,学雷锋活动是最接地气的,拥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培育时代新人的精髓是相通的。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钉子精神”、乐观精神等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让雷锋精神深入课堂、入学生心、入学生脑。

(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将学雷锋活动与思政教育结合,使其常态化开展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通过常态化地开展贴合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学雷锋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把个人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人民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刻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品质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价值引领根基。

(三)为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人文基础

以学校为平台,将各方教育要素合理运作,实现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使其整体优化的育人状态和氛围就是和谐校园。雷锋精神将“善”这一种人格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精神恰好能够为大学生解答“我应该为谁活”“我应该怎样活”的心灵困惑。学雷锋活动的持续开展,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对于培养学生真诚、平等、宽容待人的优良品质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和谐校园关系的构建。

三、以学雷锋活动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的策略

以学雷锋活动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高校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新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理论研究,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制度建设,同时要将学雷锋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搭建平台,使学雷锋活动在思政教育中更具根本性、长期性和教育性。

(一)推动学雷锋活动品牌化,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品牌化,要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办法、新思路,从而提高学雷锋活动的育人成效,使高校思政工作更具系统性;要进一步拓宽学雷锋活动的阵地,依托街道、社区,共建学雷锋活动的服务机构。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将服务的内容由帮助身边困难的同学,走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力所能及的生活问题,如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注入雷锋精神,积极倡导扶贫帮困、慈善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学雷锋活动全民化、社会化,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内在体验,强化学雷锋活动的自觉意识等。

(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想性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让学生终身受益。不断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是推动育人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而言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并始终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想性。将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挖掘梳理专业课程中的雷锋精神元素,潜移默化地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让学雷锋精神不只存在于表,还内化于心,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丰富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学雷锋示范服务机制化,一是要建立健全学雷锋活动的保障机制,分年级、分类别、分层次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为常态化开展活动提供人员保障;二是要确保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资金保障与服务基地的搭建,使活动开展得以顺利进行;三是通过健全活动督查制度,每年定期评比表彰,将班主任、辅导员、团总支、党总支书记的考评和奖惩与该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挂钩,综合考评活动的过程、结果,使学雷锋活动的结果得到正强化;四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学雷锋活动的传统思政优势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使学雷锋的服务团队常态化、运行模式多样化。

(四)推动学雷锋活动联动化,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协同性

在大学生中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联动,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提高雷锋精神育人体系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依托社会教育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让雷锋精神转化为情感、信念和行为准则,升华为踏实而坚定的价值追求,因此,推动学雷锋活动的联动化是实现思想工作协同性的重要手段。

(五)推动学雷锋活动氛围化,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广播、黑板报、橱窗等传统平台,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积极传输正能量。特别是利用当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的网络手段,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雷锋精神大讨论。同时,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及时报道大学生中的模范典型,积极举办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会等,践行细致入微的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应该身体力行地成为学生的楷模。

总之,高校推进以学雷锋活动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常态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高校持续性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将学雷锋活动与思政教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常抓不懈,使其品牌化、项目化、常态化,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打开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荒.新时期高职思政教育中雷锋精神的培育途径[J].广西教育,2014(15):26-28.

[2]向凌云,胡洁,何子明.“学雷锋·日行一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30-31.

[3]孙炜.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4.

[4]崔晓丹,高思彤.努力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1):105-107.

[5]翟元斌.沿着习近平学雷锋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开创学雷锋活动历史新纪元[J].雷锋,2017(7):16-19.

[6]孙超.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必然性和时代价值[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4):567-571.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