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松

[摘           要]  微课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它直观形象、短小精悍,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教学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使用微课,不仅能规避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而且对课程资源开发、学生高效学习、教师专业成长也有莫大帮助。因此,应该积极推动微课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当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208-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微博、微信一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优点。作为文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紧跟潮流,充分挖掘微课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微课的概念、内容及其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要求,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用于辅助课程教学的微型课例。据了解,“微课”一词首先由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提出,并获得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充分认可。从此以后,微课逐步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当中并成为全国各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重要考查内容。

(二)微课的内容

微课的主要组成内容是以辅助说明某个知识点为主的教学视频,主要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主题式、针对性强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素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

(三)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直观形象、短小精悍、传播范围广、抗干扰效果好的特点。具体来说,微课主要是声色影的信息化呈现工具,相比于传统教学的文字呈现方式,微课可以调动图片、声音、影像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直接进行感知和理解。况且它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辅助教学,并不是长篇大论,也不是整节课的教学实录,所以重难点突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学习要素。此外,微课可以让课程内容更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使用传播范围广,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巩固,循环利用。最后微课具备抗干扰性强的特点。2020年期间,很多教师使用网络直播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容易受网络、环境、噪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中断,而微课的教学就不会受影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说,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存在相对滞后、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总体上还是处于爬坡摸索阶段。从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来考虑,主要表现在教学媒介、学生、教师三个方面。

(一)微课资源开发力度有所欠缺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主要使用的是国家集中统一开发的课程资源,这种模式客观上导致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处于缺位状态。当前的教学虽然基本上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使用粉笔加书本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介质,但是更多时候也只使用多媒体教学,像微课等很多新兴的教学资源还没有及时得到融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氛围还是比较欠缺的。即使有个别院校提倡使用微课教学,但还是处于边缘地位。实际上,微课的开发更多用于参加各种比赛和各级检查,真正用于教学还是比较少的。这与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有很大关系,也与整个教学科研氛围有关系。

(二)微课制作缺乏结合学生实际

就学生而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受到各种信息和媒体科技的影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能够找到的信息非常多,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知识含量已很难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但是时下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使用,多数是从教学内容出发,或为完成教学任务,或为补充知识内容。即使这样,微课的制作还是和其他教学一样,缺乏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缺乏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开发和使用。这种情况的结果是教师怀有美好的初心,想通过微课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认知,但是学生有时候并不乐于接受,最终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教师越来越觉得难教,师生都苦不堪言。

(三)教师主导地位没有有效发挥

教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上是主导者,微课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部分教师对微课资源使用的理念相对滞后,有的教师认为文学课程应该回归文本细读和作品鉴赏,不必搞花里胡哨的东西。微课的使用容易造成教学的主次颠倒,也容易造成学生分神,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相对来说,微课的设计制作需要对相关软件的操作非常熟悉,并且在录制过程中还要对微课进行剪辑,去除多余内容,这就从客观上造成备课耗费的时间过长,很多教师不会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微课的制作上,这也是微课使用的现状和难以推行的原因。

三、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和技术手段。因此,为了让微课的功效实现最大化,我们需要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应该遵循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认知为中心,以拓展辅助为手段的原则。

(一)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微课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微课资源应该紧紧围绕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展开。微课教学不是简单的放电影,而是围绕学习目标在课程资源方面作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例如教学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教学目的是体会迎难而上的精神,微课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能简单地变成播放三峡风光片,应该侧重于人文精神的挖掘。

(二)坚持以学生认知为中心

微课具备很多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优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善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但同时缺乏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作品是有灵魂的,并不是文字、知识的堆砌品。因此,良好的教学实践必须建立在师生的互动上,要以学生的认知为中心融入微课资源。像一些晦涩难懂或者模糊不清、脱离学生实际的微课,不宜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又或者微课在教学上使用过于泛滥,均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坚持以拓展辅助为手段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突破时空界限,将不同的教学资源优化,并且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呈现,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教学,也不能脱离教学的目标,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而且,要使微课教学的辅助功效最大化,还应该在微课学习后进行交流、反馈、评价,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要敢于使用微课,新兴的事物总是在质疑中摸索、质疑中前进的。

四、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以微课的使用为依托,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的系统化、全面化教育模式,进而彰显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应用价值是微课应用的基本策略。具体来说,从教学的流程方面来考虑,微课的应用必须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准备

微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做好课前准备,有助于促进该门课程整合各类资源,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前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科学制作微课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上课前自主进行预习,解疑释难,引领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程学习相关的教学知识,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即将进行的讲授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时,可以剪辑作品的精彩情节,像孙少平与田晓霞、郝红梅、惠英嫂的爱情等,让学生课前观看,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爱情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或者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观看《平凡的世界》影视片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爱情故事剪辑合成一个视频,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缓解了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仓促感,也提供了一种趣味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二)课中微课设计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转变以往课堂教学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思路,以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微课适当融入课堂,就可以使课堂内容的呈现更多样化,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讲授陈毅诗词《梅岭三章》时,可以适当引入陈毅被困梅岭的微课,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明白作品思想的宝贵和精神人格的崇高,比空洞枯燥的讲解更有效果。以此类推,像其他作家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思想内容、课堂练习等方面制作微课进行拓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课后拓展延伸

课堂上的知识容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课后的拓展延伸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时候微课的功能就得到最大的发挥。微课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例如讲授余华及其文学创作时,课堂上主要完成代表作《活着》的学习,课后我们可以对余华的创作进行补充,通过微课制作,将余华参加访谈制成微课,让学生课后了解他的生平和另一部作品《在细雨中呐喊》;另外,还可以补充余华的家乡情结相关微课内容,让学生思考体会,增加对余华创作情感的理解。这样的微课教学,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学习面,既不影响课堂重点知识的学习,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小结

综上所述,微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应用推广的价值。基于微课平台的学习,为教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对以往单调授课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应重视微课的应用,扩展教学资源,转变教师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蕾.微课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山西青年,2020(6):200.

[2]肖肖.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23,125.

[3]张春桃.微课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7):74-75.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