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张小普 叶景胜 易卫丽

[摘           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承担了新任务,在组织建设、学风监督、心理健康、日常事务等方面均丰富发展了工作职责,但思政教育依旧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从立足思政教育主渠道、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注重“思创”融合三方面分析探索工作的变化与发展,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流程化,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让思政教育流程化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流程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9-0005-0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锻炼本领,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人才支撑国家基层建设,让我国面对“两个大局”始终坚定从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2],其战略意义深远而重大[3],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付诸努力。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是党和国家交给的重要任务,辅导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九大职能”切实落实辅导员的政策任务,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一、立足思政教育主渠道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辅导员有效开展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处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第一线的骨干力量[4-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轻易替代的“把方向”的重要作用。

(一)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在课堂、课下双线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深入学生思想领域,关注学生“三观”的确立。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确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思想武装,增强使命责任感。带领学生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先进性,倡导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分享爱国事迹、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汲取爱国养分,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民族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充满爱国热情,做“有志、有知、优质”的爱国新青年。

3.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以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6]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7],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严守个人私德。

4.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

开展挫折教育,磨炼大学生的坚强品质。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性格、“三观”成型的关键期,辅导员通过人格教育,引导学生的心智走向成熟、稳定、和谐,在抗挫折和自我认知上具备一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

5.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开启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辅导员要从自身做起,把立德树人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8],让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客观看待国内外政治形势,努力走好新的长征路。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

1.主题教育学习

(1)专题讲座。辅导员确定主题后,组织材料系统地讲授;也可以邀请其他在某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员或者教授来讲授,实现资源共享,“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2)讨论式教学。在辅导员讲授有关背景知识或播放相关视频后,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学相长。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直观地让未经历练的学生感受社会。组织开展优秀校友座谈会、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社区服务等,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在实践中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辩论式教学。确定主题,事先公布,让学生自由组队,从中挑选比较优秀的团队进行辩论,在思想交锋中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最后由辅导员做陈词进行小结引导。

2.谈心谈话教育

(1)确定谈话对象。一种类型是辅导员主动找学生谈话,主要关注成绩不理想、感情受挫、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工作受挫、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辅导员需要积极地引导和关怀他们。另一种类型是学生主动或者愿意主动找辅导员谈心谈话,这类学生平时没能跟辅导员交流主要是有顾虑,如担心打扰辅导员的工作或休息,或者突然找到辅导员怕辅导员对自己有看法,对此,辅导员只需创造便利条件给他们,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比如,辅导员可以公布一个固定接待时间,形成一个类似于“接待日”的工作制度。

(2)做好谈话准备。谨慎确定适合谈话的时间与地点,切忌随便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学生在紧张状态下一般不会完全讲出心里话,更不能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谈话,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提前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学籍数据、日常报表、师生评价等定性、定量地了解,确保谈话的深入。

(3)注意谈心艺术。尽量保持微笑,营造轻松氛围;善用提问技巧,围绕主题展开;善于倾听,巧用共情;循循善诱,授之以渔。

(4)跟进谈话效果。把握学生谈话要点,做好谈话记录,后期整理并建立学生谈话档案;加强对寝室、课堂的走访,经常深入学生,融入学生话语场;加强自我提升,在谈话中运用必要的谈话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在谈话中有所收获。辅导员应自觉丰富人文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3.学生活动教育

(1)提前指导。学生干部也处在学习阶段,需要辅导员提前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指导,不能赌运气依靠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具体可从工作职责、程序规则、经验交流、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培训。

(2)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特色活动。学生处于新生阶段时,辅导员可以指导开展各种“破冰”活动,如个人风采展示、新老生交流会等,组织新生撰写“大学规划”,帮助新生树立目标,对新生活多一些思考;大二阶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察,了解就业机会与自身的学习水平,更好地为将来做好定位并朝此方向努力;大三、大四阶段,围绕实习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考研准备、就业准备、出国留学等方面重点进行引导,可以组织多个层面的交流宣讲会,如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优秀校友利用就业指导课、日常讲座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解决考研、就业和人生规划上的疑惑。

(3)发挥学生组织主体作用。班级层面,班委发挥带领作用,在学习、文体、生活、心理、实践等方面开展各类活动;团支部方面,开展公益性、教育性、思想性的主题党团日活动,在条件允许的学院,可结合团委专项基金申请进行,唱响主旋律,发挥广大团员的聪明才智,盘活基层团支部;党支部方面,开展党章学习、经典阅读、能力培养、社会实践、时政学习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开展专业相关活动,使活动成果惠及学生。

4.班级会议教育

(1)确定主题。结合时政大事、重要节点,如“两会”“二十大”等,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助其坚定政治立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学院工作的通报,将学校、学院会议、文件、通知加以讲述,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意义,从而自觉遵守和维护校院工作;结合学生学习、心理需要开展班会是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

(2)班会形式灵活多样。最常见的是辅导员个人主讲,即辅导员围绕某个教育主题利用PPT等形式进行阐述;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式宣讲,主讲人可以是校友、专家、教师、学生等。此外,还可采取讨论、辩论、竞赛、朗诵、表演、知识问答、户外素质拓展以及游戏等形式。

(3)定期召开,做好记录。最少每个学期,最好是每个月能确定一个主题,主题可以根据学校、院(系)思政工作主题和要求,也可以围绕当下社会热点,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立足班级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创新精神;做好具体的工作计划,做好书面记录。

二、多方协同融入思政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责主业,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生命线”,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政教育不仅直接影响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顺利与否,更重要的是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故在一线工作与学生直接相处的辅导员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紧抓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主动地将实际与理论融合,灵活地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创新形式,保证成效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刻性。要理解实态,掌握政策,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院系、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制度的规范程度,发挥优势所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项工作,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党团组织建设与制度监督工作

建设党团组织以规范学生组织乱象,让思政教育融入学生中的小型社会。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监督。制度制订的目的在于执行。如监督机制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实施,辅导员须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并用好学生干部,尤其是学生骨干,客观公正地建立监督机制,务求有“法”必依,执“法”有力。建立并坚持奖惩制度,保持制度的公正性,树立其中的先进典型,让学生骨干参与制度的建立,让学生形成认同感。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现实的变化定期进行反思和修订。

1.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既符合相关党章规定,同时助力学生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依靠党团组织定期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和主导作用,敢为人先地冲锋在前,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以点辐射面,让积极作用从个人扩展到支部,从支部扩展到院系,让本科生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带动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班级团结进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2.在上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党团工作。发挥党团学生组织的活力,前期对相应的学生干部组织培训,以保证学生骨干有能力、有觉悟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

3.树立集体荣誉感。建好坚强有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组织,丰富学生社团、院系交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在顾好学生本职的前提下积极报名,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精神、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班级文化建设与学风监督工作

开展班级活动是辅导员进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任务。

1.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作为辅导员,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采取多种手段营造优良学习风气。其次,应多宣传学生身边在学科竞赛、评优评先等方面有丰厚成果的榜样,以形成“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还可以开辟一些学习讨论的专栏,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形式,形成“争上游、争先进、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

2.开展班风建设活动。班风是集体风尚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班集体思想精神面貌,好的班风一经形成,就能稳定地影响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调节学生心境和行为的作用。首先,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制定班级各项制度时,应提前进行广泛的调查了解,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为学生扩大自我管理空间。把辅导员管理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细分为若干条,让班干部一一对应,明确、细化班干部管理职责,权责明晰,发挥主动性,辅导员则从对学生个体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避免强压式管理。通过个体学生反馈机制,确保辅导员与学生的紧密联系,保证辅导员能广泛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为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9-10],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3.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打造班级成员共同的精神最大公约数,如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思维方式、文化认同,小到班训、班徽、班歌等的征集,大到班风、班规标准的讨论、协商和制定等。树立班级共同的精神文化,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注重班级文化的宣传,辅导员在舆论烘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把握舆论动向,引导正气班级文化的形成,抑制不良风气的萌芽。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科普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逐步凸显。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十分重要。目前,如何及时地获取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1.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带着朋辈从各方面进行系统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测试。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心理咨询、匿名信箱等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共同成长、协调发展。

2.协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环境,磨炼心理品质,在经历人际交往障碍、考试求职焦虑、经济困难、情感受挫等心理问题时,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进步,挖掘个人潜力,促进形成正常的情绪通道,优化情绪循环。

3.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心理健康环境。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能在广阔的舞台展示才华、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扩大朋友圈,丰富情感生活。此外,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分享学生的喜悦,分担学生的困扰,在“奖、助、贷、勤、减、免”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心理健康环境。

4.定期举办各种心理专题讲座报告。讲座报告选择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主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情感疏导、如何塑造良好个性等。聘请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一方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接受心理咨询,并参与到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活动中。

5.开设团体心理健康训练。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以15~20人为单位组成团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活动,如专题分享:“走过昨天,奔向未来”“我青春,我奋斗”“心灵告白”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同时,进行人际沟通技巧训练,开展自我管理训练、职业设计和生涯规划训练等。

三、探索完善流程体系

(一)完善监督体系,实行公正管理

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管理中,为了保证管理体系流畅稳定地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善工作流程。通过主题班会、寝室座谈以及网络平台上的交流,可以调查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和监督体系的可信度,确保“民主”和“自信”,从根本上了解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作。在决策过程中,除了接纳学生的建议,还需要通过讨论咨询、研究方案、局部试行、公示公告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主形式,确保青年学生的知情权、表决权和监督权,有效地改善运行体系,获得大众支持。

(二)完善流程管理,健全创新体系

需要明确的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并非僵化、守旧的。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必须随时根据外部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思路、方式进行灵活的改变和创新,通过新思路、新手段紧跟时代,紧握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灵活运用网络平台和现代科技工具,相应地提高工作效率,进行适当的创新,让学生向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除了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化的效率,还要对每个步骤进行精细完善和创新管理,从各个方面逐个击破,推动思政教学发展。在完善和创新过程中,对其他学校管理措施进行参考借鉴是十分有效的,所以高校辅导员可作为高校间的桥梁,加强沟通交流,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让思政教育流程化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编.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天香.关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点滴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09(9):165-166.

[3]许勇.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7.

[4]崔东方.协调发展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审思[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40(4):73-78.

[5]饶先发,夏侯照,郭诚君.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视角[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38(6):50-53.

[6]朱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毕节学院学报,2013,31(7):109-112.

[7]梁秀.试从辅导员职责谈大学生廉洁教育[J].才智,2021(33):152-155.

[8]刘芝庭.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1(10):163-164.

[9]葛玥.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8(23):71.

[10]李婷.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沟通问题[J].时代报告,2022(7):155-157.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