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高校有责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和拓展生命。但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构建研究和具体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通过梳理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分析生命教育的内涵,提出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应包括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为各大高校构建生命教育课程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169-04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知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还有责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因此,在高校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目的的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

1968年,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华特士首次提出,旨在预防和治疗药物滥用、暴力等问题。他的理念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建立阿南达村和阿南达学校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此后50年间,生命教育理论传播到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生命教育中心,该中心后发展成正式的国际性机构。此后,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展了相关教育。

我国的生命教育可追溯到教育学家陶行知,他提出的“生活教育”“做整个的人”是我国生命教育的启蒙。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生命教育进入了本土探索阶段,如黄克剑、张文质等于1993年提出“生命化教育”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之后,学者叶澜、冯建军等都在专着中分析研究过生命教育。2005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在全市中小学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黑龙江省、云南省、青岛市等也陆续提出生命教育。

标志着我国生命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是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纲要》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并列,显然二者同等重要、但内涵不同,可消除一部分人认为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的误解。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构建研究和具体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涵已经非常丰富。国外的生命教育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热爱生命,如英国各学校的生命教育中心设有特殊的预防宣传机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二是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如德国的“死的准备教育”、美国的“生死教育”等。除此以外,生命教育根据对象、文化、地区的不同,还包括品格教育、情绪教育等。

虽然生命教育的内涵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所不同,但正如学者冯建军提到的,生命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意义,最终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因此,生命教育应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拓展生命,最终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我国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在2020年也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纵观当代大学生的生命状态,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对死亡的看法非常简单,认为死亡就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甚至有人觉得无所谓生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对死亡讳莫如深,所以学生从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较难听到关于“死亡”的讨论。不知道死亡的严重性,也就很难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要想让大学生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这需要学生从认知上意识到生命的有限,理解生命的高尚和珍贵,如此他们才能自觉爱护生命,及时制止别人伤害生命的行为。因此,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生命,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有质量、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是生命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都在应付各类考试,忙碌的生活让他们无暇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入大学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面临的环境也更多样化,加上网络资讯的发达,他们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强烈冲击。调查表明,受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有64% 的大学生常常感到压力大。大多数学生面临压力和选择时,往往表现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状态,一切行为皆有目的、一切付出皆要回报,精神追求,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精神正在逐渐流失。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当下的处境,从人的本质树立价值观,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更高尚的选择。

(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直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这就决定了人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当代不少大学生往往更在乎个体利益和个人享受,对他人利益、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很低。生命教育在强调个体生命的同时,也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言:“生命教育不仅仅关注个人的生命,而是要尊重一切生命。”生命教育最终指向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一方面是个体的尊严和幸福,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

四、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

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具有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二是学科渗透,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语文等科目。三是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如感恩教育、禁毒教育等。三种形式各有优劣,但第二、三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大学阶段则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设置了专门的课程,要么没有任何形式。根据学者李新月等人的调查,有近40%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生命教育,足见生命教育在大学阶段是缺失的。

笔者认为,大学相较于中小学,能够自由设计课程,开发教材,灵活度较高,为建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可能。

(一)课程目标

如何构建生命教育课程呢?根据学者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的观点,将生命划分为三个维度,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即物质存在,是生命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社会生命是指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形成的交往关系;精神生命是个体的内在生命,包括人的心理、情感、意志等方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三重生命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本文以三重生命为基础,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按照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完整周期来设计课程,共包括三大目标、六个子项(见表1)。

各目标的具体内容如下:

1.认识生命

该部分需要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掌握生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会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能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能尊重他人的生命。

2.欣赏生命

该部分主要涉及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生需要学会与人健康地交往,能够主动融入社会,遵守社会规则。面对困难和伤害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拓展生命

该部分需要学生合理规划人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主动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课程内容

为了达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本文共设计了十五个主题,如表2所示。在“认识生命”这个部分,关键词为“出生与成长”,即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回顾自己的出生与成长经历,可以将“我从哪里来”“我如何长大”等作为课程主题,从生命的奇妙和个体生命的珍贵、个体成长的特殊来展开讨论学习;第二个部分“欣赏生命”,关键词为“和谐与自我”,就是让学生学习接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能正确处理社会关系。最后一个部分的关键词为“实现与成就”,学生需要在这个部分重新认识自己的特长,做好生涯规划,设定人生梦想,并能正确认识死亡。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将回顾过去、梳理现在、规划未来,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 欣赏生命和拓展生命。

五、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实施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同于专业课和其他文化课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应侧重于体验性和实践性。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课内课外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

生命教育课程的三个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以本科四年为例,第一部分“认识生命”可设定为大一上学期的必修课,每周一次课,共16次。主要以课堂形式展开,每个主题都可以进行延展且课堂形式多样,如“我从哪里来”,可以分解为:地球的生命、人类生命的孕育、书写个人出生故事等。第二部分“欣赏生命”可在大一下学期开展,主要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共8周。第三部分“拓展生命”为选修课,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每周一次,共8周。

(二)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讲授法是教师和学生最为熟悉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很多人认为讲授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有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有“填鸭式”教学的嫌疑。但讲授法无疑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涉及重要理论,如生命的起源、生命与死亡等主题时,为了让学生对生命有全面且正确的认识,讲授法是必要且有效的。但是课堂讲解的成员不一定是教师,还可以是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其他人员,如生物学家、医生等。

2.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讲授法只能在个别主题使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如“我是谁”这个主题,可以以自画像、小组讨论、绘本阅读等方式开展;而“我从哪里来”又可以以图文欣赏、视频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我如何长大”则可以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成长线,选取重要事件作为结点,在小组内或者全班分享。多种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研究性学习

生命教育课程涉及很多开放性话题,如“如何舒缓压力” “我的未来怎样过”,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都非常具有探讨价值。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引入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也不是基于模仿而进行的学习,它是学生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自觉地探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如何舒缓压力”“我们终将去哪里——写墓志铭”这类主题,与其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更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以此开展研究性课题,通过探讨、搜集、调研、分析、总结等步骤,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4.实践活动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二者缺一不可,当代大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进行了太多的理论学习,缺少理论应用意识和机会。比如,“欣赏生命”这一部分需要学生去探索与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课堂理论讲授效果非常有限。该部分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求知、展现自我、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生命。活动可设计为参观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参观看守所、戒毒所。各类志愿活动都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且由关注自我生命拓展到关爱他人生命。

(三)评价方式

生命教育课程需要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探究空间,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主题的探究场所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社区、公共场所和大自然;研究时间可长可短;课程作业既可以采用成果展示,也可以是小组汇报。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监督,避免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教师不用过分关注学生的作业或考核,应当侧重于学生的个体体验和个人感受。

六、课程实施保障

(一)学校重视生命教育的开展

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的主阵地,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高校有责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应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建立,为课程建立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

(二)构建优质的课程资源

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相关的教材和课程也在逐步完善,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公选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这些资源都为各大高校构建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参考。但各个高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教材或资料。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正如前文提到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执教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才能切实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因此,高校应整合资源,建立一支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除了本校教师,高校还应邀请生命教育专家、学者通过现场或网络讲座,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强生命认识。

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是时代的需要。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拓展生命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应当尽一切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31-35.

[3]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3):54.

[4]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52.

[5]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王敬川.大学生生命价值理论与生命教育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7]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张姝玥.青年学生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9]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77-81.

[10]冯建军,朱永新,袁卫星.论新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12-18.

[11]秦燕.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刍探[J].成才之路,2023(3):13-16.

[12]李新月,李晨萌,郝得隆,等.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3(18):81-84.

◎编辑 郑晓燕

作者简介:敖霞(1991—),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生命教育、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