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柳涛

摘  要:高校开展美育教学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院校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校审美教育中的中国美术鉴赏课程为例,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美育课程相结合,把美学课程融入大学教育体系,探讨美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育模式,通过赏析古今优秀美术作品,从媒介传播的角度诠释美术鉴赏在美育中的教化功能和审美价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加速高校美育课程建设。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欣赏;媒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100-03

美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美育教学的过程是以媒介为载体的审美教育过程,需要设立以艺术美为核心的美育鉴赏课程,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借助相应的教学内容、艺术技巧和教学手段,全方位地展示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美术鉴赏教学借助艺术作品传达创造力、艺术技巧以及美的形式和思想,艺术作品成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从“以物为介”的角度看,任何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媒介传播功能,“媒介”一词虽源于传播学领域,所强调的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连接事物或现象的此岸与彼岸的“谋合”功能,是使二者发生关系的事物或现象,美术欣赏教学正是以艺术作品的媒介特质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诠释出美育教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功能,对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一、美术鉴赏课程中作品媒介传播功能中的育人环节

社会与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艺术与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审美是人的本性,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美术鉴赏不仅是艺术的审美和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的内容形式、思想情怀的深度体悟,这种领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面对新时期对美育课程的要求,如何借助艺术鉴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教师在艺术观、人生观与美感教育三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不断解读,美术鉴赏教育的价值便复合了艺术、人文与审美三种因素,学生的审美感知,启迪学生美的观念和人文思想。

(一)以美的形式引导家国情怀的人生价值观

美术鉴赏课不仅要对作品形式与内容进行艺术美的分析,还要有人生观的价值引导。家国情怀是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教学中,教师应以史为鉴,对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今昔对比,教师应展开讲述和分析,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唐勇力的《开国大典》是两幅不同画种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抒发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分析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诠释作品的史学和美学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品以挖山不止的开山壮士为主体,抒发出中国人民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生命力量,通过家国情怀的价值引导,向学生传播祖国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民族气派。

(二)挖掘美术作品中的真善美以美育人

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借助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内容也能够传播这种思想美德。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1],美育的核心是在“审美”的同时让人们学会善与爱,在美术赏析过程中把美感和爱被“遮蔽”的部分展现出来,能够充分发挥媒介中“解蔽”的功能特色,解析优秀的美术作品,将作品中的真善美挖掘出来,让人与对象之间产生善意与关联,通过弘扬美术作品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如王兆一所说:“美术家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静态的,直观的、一定的形式和形象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使人们引起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判断,进而唤起人们的爱憎,提高人们的品格与素质。也就是说,每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否,并不单纯地由表现形式所决定,而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具有感动人、振奋人、吸引人、鼓舞人的力量以及艺术魅力。”[2]如人们在欣赏刘文西的《幸福渠》作品时,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团结协力建设幸福渠的美的精神和社会繁荣景象,充满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二、跨学科强化艺术鉴赏课程提升品鉴的深度内涵

美术是一种有“思想”的视觉艺术,苏轼曾云“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3],任何艺术作品的美感特征都存在于作品的形式与观念之中。在当前的美育课程中,教师应进一步细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品质,丰富审美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跨学科强化艺术鉴赏课程,有效提升品鉴的深度和内涵。

(一)加强视觉审美的心理互动和沟通环节

审美教育过程中,增加视觉心理沟通的互动环节是鉴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活动有感知、认知和思考等一系列过程,面对众多艺术作品,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其原因是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与其自身的生活感悟有关,对作品的理解会潜移默化地将个人的情感转化到艺术作品的情境之中。比如在讲述尹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和石鲁的《转战南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描述,通过当时的历史现状解读人物的内心矛盾的心情,讲解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所面临的艰苦环境以及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讲述优秀传统经典绘画作品时,也可设置心理互动环节,如鉴赏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可讲述图画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的心理状态,结合创作者的时代背景,探究作品背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体会作者的心境和志向,通过创作者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充分感受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传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经典艺术作品,加强视觉审美的心理互动和沟通环节,更好地体现对优秀作品的价值认同。

(二)以跨学科的传播媒介提升美术鉴赏的深度内涵

在艺术鉴赏课程中,不论东西方美术都不会拘泥于模拟现实表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都会和地域文化、哲学思想等相关联、因此还原艺术作品产生的社会思想和背景,运用时代文化的影响等对其内涵进行揣测和解读,才能更好地挖掘作品之中更深层的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就中国传统绘画而言,绘画形式选择的背后往往同某种精神理念的追求与表达有关,故而在鉴赏中国画时不能避开文化的影响,讲解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才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哲学内涵,领悟到绘画之后的精神世界。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作品以人物画名称命名,但作品表现手法则以青绿山水为主、人物驼马为辅,这种表现代表着由盛唐中期以后文化心理的一种转变,即人的永恒向自然的永恒的转变,由此解读宋之后山水画发展取代人物画发展成为绘画发展主流历史文化渊源,探明元、明、清山水画的发展和山水画中所包含的哲学内涵,使学生理解哲学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绘画史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由此可见,中国画更多的是超出对物象的模拟呈现,是绘画主体传达价值观念的载体。在鉴赏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不难发现,宋代绘画避不开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元代山水画避不开道家思想的影响,讲解“文人画”更离不开文人思想和审美的影响,比如“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是讲诗歌和绘画两种不同的艺术种类的相互贯通[4]。因此,鉴赏艺术作品时,教师不仅需要重构作品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空间,还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跨学科的传播媒介,提升美术鉴赏的深度内涵。

三、美术欣赏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一)“以物为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掌握美术的理论知识,提高一定的艺术审美品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上不仅要融合多种学科领域,增强自身的理论内涵,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要环节还有“以物为介”审美体验,提升审美修养。当前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应对信息时代的变化,教师一方面要丰富PPT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美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强化现实媒体技术融入,充分挖掘多媒体在视听方面能够带来的感官震撼,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比如教师在解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觉得这件艺术品摆在自己眼前,更好地还原当时的社会经济现状和时代背景,通过引用历史学领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以宏观史学和微观绘画形式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呈现作品的史学含义和美学价值,这种视觉体验是以往教学手段中的平面展示难以达到的。

教师还要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钉钉直播、QQ课堂等直播平台,或者优课联盟、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以及雨课堂教学等,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面大的特性,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又对预习和复习等环节起到了督促作用,在网络社区中同学们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进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这将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对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拓展美术欣赏实践课堂提高艺术品鉴能力

在艺术审美与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物为介”,使学生身临其境,拓展思维空间,增强触觉体验,达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比如可以转换课堂场景,运用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或校园美术馆、场景式景观园林或雕塑公园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沉浸式体验”的特点,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去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加深二者之间的关联性[5]。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提高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审美鉴赏力。美术鉴赏的第一步是观看,学生可通过运用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等对作品进行观赏,再通过教师的艺术讲解达到心灵的升华,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的综合感受和体验,进一步产生心理体悟和情感共鸣,陶冶情操。另外实践课堂无论在课堂内外,教师都能够通过小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或探讨某一美学理论,或对某一作品进行评价鉴赏,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小组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加强对艺术作品的品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四、小结

总之,新时代的审美教育,是“以物为介”的审美课程设置,通过美术欣赏课程内容这一载体,发挥作为媒介的沟通作用。具体而言,“以物为介”是以优秀作品的美为引导,以视觉审美的陶冶为纽带,在教学中应用图像学的相关知识、引入文艺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加强艺术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视觉心理沟通,在激活学生的审美感知的同时,实现专业知识与美学教育的融合,充分体现价值引导,紧跟时代,实现由审美教育到价值引领的美育转换,以美育人,以美启真。

参考文献:

[1] 欧阳哲生. 蔡元培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兆一. 美术审美[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3] 刘桂荣. 宋代艺术批评的心性观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16(05):5-13.

[4] 樊波. 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5] 谢榕. 沉浸式体验在空间设计中的研究[J]. 中外建筑,2020(06):56-57.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