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旋飞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并辅以专家访谈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专业实践目前的状况,针对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讨论了将服务性学习引入社会体育专业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当中的必要性。研究认为,把服务性学习引入专业教学对实践教学有非常大的益处。把“服务性学习”理念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专项教学有机结合可从加大服务性学习的引入力度、创设服务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大社会大众服务需求的调研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服务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155-03

服务性学习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结合有非常多的好处,在这门课的开展过程当中,强调社会实践,积极发展服务性学习非常有必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人才。学校在认真了解周边社区需求和充分了解周边社区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规划与社区等有关的体育服务活动。学校通过与社区等的协调,让学生参与到这种被组织好的体育服务项目当中,有两大好处:一方面,满足了社区群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可以有机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在实践的同时对现实与理论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思考,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让学生服务、管理、开发等各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增强,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着提高。

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众对社会体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就当前社会形势而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经济近些年发展较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为了生活和工作,很多人长期处在高压力之下,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这是体育成为人们休闲生活当中重要角色的关键所在。这种情形的出现,使得社会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增加,具有专业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被社会大量需要。调查显示,在高校设置体育专业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应该会有光明的办学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不及其他专业,真正意义上的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的学生只占了十分之三[1]。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并不长,仅仅有2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的理论支撑不足,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据调查显示,高达95%的厂矿工会和社区办事处没有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员,仅仅20%的用人单位设立了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这也说明了大多数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工作。教育部对全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进行了统计,一共有15个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等多方面原因,社会上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不高,甚至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专业存在,这对专业的发展和壮大是非常不利的,严重影响了该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项教学质量不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已经是一个热潮,这对设立这个专业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面对扩招,一些高校以此为对策。院校设置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时并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这导致后期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甚至就业实践当中都没有完整的思路,很多思路与体育教育专业雷同[2]。最重要的是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根本没有清楚认识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内涵和特点,导致实践教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实践的作用。

二、“服务性学习”理念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专项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更加符合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要求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学、参加科研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这一职责的履行需要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强烈的职业归属感,具体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大学毕业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将对提高大学生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状况,现代人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追求,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建设专业指导、体质测试、社区体育活动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所培养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综上所述,把服务性引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当中是非常可行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明白专业的性质,也为学生实践搭建了舞台。

(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我国各个高校之所以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门课,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虽然其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专业,但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他们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中坚力量。所以如果把服务性学习带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当中,有专业素养的学生和老师将会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会获得两方面的效果,一是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二是所提供的服务一旦被社会所认可,将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一专业起到宣传的效果,社会的宣传无疑是最有力的宣传,这为学生增大就业渠道的同时也促进了该专业的良性发展[3]。

(三)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把服务性引入教学当中,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冲击,拓宽了教学内容。开展服务性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公司或者社区当中发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能更多地了解现实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服务性学习的引入,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益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会。教师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库,也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专业发展的动向,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真正的需求调整和改变教学思路以及教学重点[4]。

将服务性学习引入大学专业课当中,可以让大学依据社会具体需求对所开设专业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改变,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落到实处,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更好地与社会生产生活衔接, 真正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展现出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质量。

三、“服务性学习”理念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专项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加大服务性学习的引入力度

高校在具体设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当注意实践课程的学时安排,或者可以给专业理论课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合理课程设置的方式有利于教师把服务学习引入教学过程当中。例如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是依此方法设置的课程,在设置理论课程的同时还设置了项目推广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推动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5]。

教师在进行服务性学习时,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理念,对服务学习有一个深层次、全方位认识,努力把服务学习这一观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打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不一致的格局,建立课堂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注重理论知识的适应性,对重要的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主动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二)创设服务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服务性学习有很多好处,学生在服务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从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只有学生自身愿意参与服务学习之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课程的内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真正有所提升。所以,教师在服务性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服务性实践的最终目的。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关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分享的实践感想重点关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观念。服务性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把在实践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带进学习活动当中,然后在学习理论的过程当中找寻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加大对社会大众服务需求的调研

以专业课程走向和理论知识为依据,可以对社区进行分阶段、分对象的详细调查,这样可以发现社区不同层次的需求,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在有限能力内设置服务性学习计划。例如在学习《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时,可以安排学生对学校周边的一些社区体育竞赛活动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可以和社区体育主管单位合作,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策划和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锻炼很多能力,例如调查访问的能力、协调组织的能力等。高校应当为学生进行服务性学习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如可以和企业、社区建立对接关系,让企业以及社区等为学生服务性学习提供场所和机会,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服务性学习引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符合社会对体育指导的需求,发挥出服务社会的作用;二是服务性学习的引入使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更加丰富,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此专业的认知程度。服务性学习的引入需要教师积极努力,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高校也要积极为教学提供资源。只有这样,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德林,雷鸣枝.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 运动,2017(05):23.

[2] 高成强.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互通、双向流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文化学刊,2015(12):16-17.

[3] 庄志勇.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的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2014(11):33.

[4] 黄思敏,王绍建.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1):89.

[5] 马凯,贾亦帅. 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36):77-78.

(荐稿人:夏磊,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