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景

当今社会的学生,自私自利、焦虑恐惧、唯我独尊的大有人在。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英国某一公立中小学为了调整好孩子的心态,要求全校学生打坐、调息,以帮助学生减少各种不良行为。他们学校每天都会有一段“静坐时间”,据了解,实施以来,学生的焦虑减少了,注意力却增加了。其实这正是儒家几千年的实践,要减少学生的焦虑、恐惧、急躁的性格。我认为,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诵读经典,“读经”除了可以养心修性,还有许多好处,从而提升学生“读经”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一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经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三是故事辅助理解,激发学生“读经”的欲望

静坐 读经 养心修性 读经氛围 诵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155-01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的经典诗文内容丰富,经典诗文中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能恰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小学生诵读经典,不但能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小学生的文化功底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提升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把 “阅读”变“悦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情况,谈谈提升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几个有效途径: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经氛围,促进“读经”的兴趣

俗语说:“没有熏不黑的屋”,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了让学生了解经典,爱读经典,校园、家庭、社会都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经”氛围。学校可以开展 “让经典走进校园”的活动,校园的墙壁上、楼梯道口、走廊的顶柱上,均可以挂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诗文,这样学生俯仰都可以看见圣人古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低吟或大声朗诵,整个校园也能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家校共育促发展,热爱读书的父母必定有爱读书的子女,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作为家长,在茶余饭后、休息的时间,不要手捧手机、眼盯视频,一定要给孩子做个榜样,自己读读书,看看报纸并把阅读到的精彩内容讲给孩子听,在孩子的生日送给他们一些有益的书籍,在他们表现优秀时买一些经典书籍进行奖励,在节假日陪同孩子到书店去逛逛……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2.活动促发展,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读经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熟读会背经典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各种诵读比赛活动,通过诵读活动让他们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大意,从中受到教育,同时能让一些胆小、自卑的孩子得到锻炼。如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诵读经典,做任礼好少年”的诵读大赛,班级多数的孩子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我班有个很文静、一说话就爱脸红的女同学苗诗蒙,当同学们积极报名时,她低着头,小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襟,看到她想参加却又没勇气说的样子,于是我告诉她:“相信自己,咱班级的孩子里面,就数你的声音最甜美”,她的小脸更红了,低声说:“老师,那我就试试吧”。在诵读大赛时,“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甜美、悠扬、动听的声音在校园上空飘荡,特别是最害羞的苗诗蒙同学,满脸洋溢着自信,她声音甜美、吐词清晰、并伴有动作表演,竟获得诵读大赛一等奖,在领奖状时,小姑娘竟留下了热泪。通过这次活动,社团的同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3.故事辅助理解,激发学生“读经”的欲望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黄香温席”等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故事能让学生透彻的了解经典的含义,逐渐地他们也能效仿故事中的主人翁。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同学们相互之间学会了谦让;读了“孟母三迁”故事,大家懂得了好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班级里认真学习的孩子增多,少数调皮的孩子自习课说话,受到了大家的谴责,班里原来调皮捣蛋的孩子日益减少;读了“黄香温席”的故事,多数学生深受感动,黄香为了让自己父亲不冷受冻,竟然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才让父亲睡觉,与黄香比起来,自己真是差远了,父母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不舍得吃喝,却满足儿女的一切要求,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激发了同学们“读经”的欲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做父母的心愿,让孩子从小读经典,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小接受古圣学说的洗礼,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做真正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着,魏潜译.托尔斯泰365天人生格言[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