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青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42-0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我国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也逐步扩大,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上缺乏父母的关爱,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如疑虑、悲观、焦躁等,在行为方面,父母无法进行管教,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习方面,严重缺乏家庭辅导,从而导致学习上的问题愈加困难,产生厌学行为。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成长更要重点注意,长期的缺乏关爱和有效监护,使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首先,在不完整的生活环境中,留守儿童认识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家庭结构不同,会逐渐产生自我封闭状态,更易产生憎恨、仇视的心态,这样的畸形心态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会变得斤斤计较,带着警惕性和敌意对待身边的人,对监护人和教师的管教也产生逆反心理,无法理性的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年龄普遍较小,在一个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处在发展中的阶段,通常把父母的外出务工归结于家里条件不好,会觉得父母能力不够,从而产生怨恨父母的情绪,这种情绪若是未能得到及时的疏通和开导,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在父母回家后也会和父母疏远。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亲情缺失,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属于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长时间分离,与父母的沟通变得更少,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怀严重缺失,留守儿童通常会感到焦虑紧张,内心也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未知,性格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容易变得自卑内向,在人际交往能力变差的同时,情感方面也会变得冷漠。相比有父母陪伴的儿童,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相差甚多。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身份中,通常都是隔辈监护者,年龄也普遍在60岁以上,知识水平较低,对留守儿童的知识监管通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对孩子的生活也无太大限制,多数是在孩子衣食住行和安全方面较为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忽视,隔辈监护人的溺爱放纵,让留守儿童的性格不断的发生变化,处在成长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又得不到监护人有效的管制,长此以往,会产生大量的不良习惯。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1)及时进行合理的情感补偿

为了孩子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计划,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监护人来监护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隔辈监护、亲友监护、自我监护和学校监护,在这几种方式中,隔辈监护和亲友监护是留守儿童父母通用的监护方式,对于隔辈监护来说,由于儿童和监护人年龄差距较大,在沟通上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隔辈监护人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儿童也不容易接受,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之前,要做到叮嘱隔辈监护人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要以适当的方式去与孩子沟通。当然,无论是哪种监护方式,父母都应该做到对留守儿童保持关心,定期与孩子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从心理上缩短双方的距离,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关爱。

(2)重构良好家庭内部环境

留守家庭的形成,多数是迫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家庭结构变化,使留守儿童的成长阶段家庭部分残缺,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感受不到正常家庭的氛围,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就会增大,故此,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其根本在于家庭环境的重构,将家庭的概念在留守儿童心里重新树立起来,在精神上一定要给予留守儿童最大的保护和支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一定要建立起来,亲子沟通也要做到,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为距离和时间的障碍就放弃。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时期,是其心理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做好引导,才能做到为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总之,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既会严重危害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又会让农村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进步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负面的、本应杜绝的,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在源头进行引导抒解,而家庭、学校、社会则需要各自尽好各自应该担负的责任,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全面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小先.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心理行为问题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6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