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静波

摘 要:《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符号,其中《礼记》和《周礼》至今对我们的言行举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蕴含着古人丰富的哲理文化。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礼仪文化,将礼仪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礼仪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教育,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充分的重视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懂得礼仪,知晓行为规范,本文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框架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措施框架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36-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幼儿教师应该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按照鲁迅先生提出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构建适宜幼儿学习的礼仪教育框架,让幼儿从中学习到礼仪知识内容。幼儿教师要充分的重视礼仪教育,科学的构建幼儿礼仪教育的框架。

1.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国经典文化,保留我国的礼仪文化,让我们自己的文化蕴含独特的风格。为了让优秀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就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传播礼仪文化,让幼儿懂礼仪,有礼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从而确保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效的传承。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的主人公年仅4岁,就懂得“相互礼让”的美德,可见孔融的道德修养水平之高。这个被广为传颂的经典故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幼儿从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孔融让梨》反应的是礼仪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时刻保持谦卑的心态,懂得尊敬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情商,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当前存在的幼儿礼仪教育困境

(1)文明用语的习惯有待提高

文明用语不到位是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家中,幼儿就是家里的“权力中心”,父母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幼儿的成长,他们对幼儿百依百顺,因此幼儿就养成了“理所当然”的行为习惯,他们把这种习惯带到幼儿园,习惯称呼“你”而不是“您”,喜欢运用祈使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当幼儿在教师活动以后,不能自己快速的穿好鞋子,就直接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需求:“你帮我把鞋子穿上”,而不会谦虚的说:“某某老师,我总是穿不好鞋子,请您帮我把鞋子穿上好么”,表达方式不同,必然可以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显然后者是一种礼貌用语,以求助的形式期望取得教师的帮助,而前者就是一个强硬的祈使句,通常带有命令的口吻,在非特殊情况下,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蕴藏着“不礼貌”的内涵,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果频繁的使用该类语言,就会加剧个体之间的矛盾,给对方带来“不良感受”,从而让沟通变得更加困难。

(2)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现象过于严重

“物质决定意识”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的意识只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不能对客观事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幼儿“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过于严重,他们并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习惯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处理事情,希望通过他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的目的不能达到,就会用哭闹、对抗等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就是“礼仪缺失”的典型表现形式。比如,幼儿与父母在超市看到某个玩具,要求父母买下,遭到拒绝后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对父母施加影响,因此来达到最终的购买目的,这就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如果连父母都不去尊重,以后怎么会尊重他人?由此可见,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现象过于严重,需要引起幼儿教师的重点关注。

3.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框架

(1)充分的发挥教师“示范性”作用

幼儿都具有“向师性”,他们在家中不听父母的话,可是在幼儿园都会自觉的服从幼儿教师的指令,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以模仿教师为自己的乐趣,从幼儿的“向师性”出发,教师就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性”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幼儿。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到,时刻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幼儿确定一个努力的目标或方向,幼儿会以教师为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

(2)创设形式多元的礼仪教学环境

环境对于性格的养成有着影响作用,在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时,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法,直接对幼儿讲理论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此教师就可以主动的创设多元的礼仪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微妙的发生变化,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设计“礼仪艺术长廊”,在学校长廊图画与礼仪相关的故事,在创设时,要以图画来表达故事内容,而不是枯燥的文字,学生每当路过长廊时,就可以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受到教育。

4.总结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教师要充满耐心,保持爱心,充分的了解幼儿,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措施框架,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参考文献

[1]席引苗.试论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开展[N].发展导报,2017(025):09-19

[2]童景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J].亚太教育,20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