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英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单单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厘清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深度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效率,离不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深度学习和“说理”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0-0122-04

Classroom Explor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soning Based on

Deep Learning

CHEN Liying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Fengze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as a natural subject, is a subject tha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tudents' entire study lif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eachers not only teach relevant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also help students to clarif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various knowledge. In this case, deep learning can fully play an effective role and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classroom efficiency, in-depth learning and "reasoning" teaching 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s are inseparable.

【Keywords】Deep learn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soning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学生只有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识与自己脑海中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实现对该新知识的真正掌握。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每个数学知识点都能找到相关的依据,并且在长久的历史变革中蕴含了大量的、丰富的数学学科理论和数学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在课堂的流程以及实际的教学效率上,并没有深刻关注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重视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相关成效,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杂惑,充分满足他们对深层次的“数学之理”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依靠实际的深度学习情况来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厘清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努力实现课堂和课后的举一反三成效。

1.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在课程标准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往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在进行习题讲授时,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正确率,并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优良表现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赞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背景下,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热情不够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出现偏科现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的不断加强,人们也加大了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只有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要想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问题而制定不同政策,以此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1)数学课堂氛围单调乏味

毋庸置疑的是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于逻辑性知识的学习而对形象知识的掌握更加便捷,再加上不同学生思维发展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存在差异,在掌握抽象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即便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容易受到忽略,教师也不会关注课堂学习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进行深层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表层,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欠佳,这种情况无疑会阻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2)教学观念传统老旧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能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小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不够,但是要想掌握相关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又要具备相应的学习实力和水平,这就使得在小学生的发展和数学学科的学习之间存在着相应的矛盾,调节这个矛盾的关键就是数学授课教师。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数学授课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效,以能提升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分数为标准来选择相应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和主动程度,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容易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成效。

(3)教师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新课标不断实施和推广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组织机构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依照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相关优势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完全转变,还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难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大。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对于多媒体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会影响数学课堂的成效,阻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的基本定位

(1)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的倡导下,授课教师要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改变以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按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小学”这一阶段,由于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探索和观察,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

(2)转变教师的角色

要想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完全转变,授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由于缺少沟通和交流,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地位,缺少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与支持。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曾经提到过“说理课堂”应该以沟通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这部电影中,面对基础较差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批评和责难,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样不但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使得教师在离开时学生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激和不舍,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因此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至关重要。

(3)增加课程的探究性与实践性

毋庸置疑的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但要能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大家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的弊端,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成效也有进展相应。

3.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 “说理” 能力研究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说理”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具有关键地位。教学目标能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指出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使得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以此来实现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在当今阶段,教师依靠“说理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不能只注重“说理”,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数学道理本身存在和背后蕴含的意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十分重要。

比如在对“小数乘整数”的知识点讲授时,教师首先应该知晓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及原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说理课堂”的方式,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等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关注度,并逐渐引出本节课需要讲授的知识点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学生答对问题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进行选择时,应尽量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掌握相关原理和方法的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2)新旧知识结合,激活学生“说理”依据

我国着名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到,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复习是十分快乐的一件事。因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能忽视旧知识的重要性。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授课过程中,要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学生能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这样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说理课堂”的模式下,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旧知识的作用,通过和新学知识有效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说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教师在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小学生能够理解“说理教学”的依据,通过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有效融合,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且通过和学习旧知识的方法进行联系和对比,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发展规律,从而引出相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通过数方格面积的方式来推理;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进行引导。

(3)创设和谐环境,提供学生“说理”自由

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堂效率。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自身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授课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建设,使得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提高,而且小学生愿意依靠自身的优势来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成果,不但能够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说理”自由十分必要。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在课堂上利用相关道具,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注意力;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数学课堂的实际结合,通过展示课件平面图形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来掌握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将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式加以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小学生说出立体图形具有哪些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对立体模型相关概念的学习和讲授;让学生知晓长方形、正方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联,以及长方体的相关组成、正方体的独特的特征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氛围轻松和谐,不但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观点,提高自我表达能力,还能在师生的优秀配合下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4)明晰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小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重在能够条理清晰地描述解题过程。由于日常数学解题只需要小学生将解题过程呈现在纸面,不注重解题过程的表述,这就造成小学生虽然将解题过程能够条分缕析地落在纸面,但是一旦描述思考过程就难以表达清楚。究其根本原因,解题思路经过大脑运转,能够将具体的过程按照既定的公式落在纸面,但是一旦用语言描述出来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由于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明确地将解题过程讲解清楚。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具体描述解题思路以及解题过程,将每一个解题步骤清晰地描述出来,让思维运转和“说理”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说出解题步骤,培养“说理”能力,发挥“说理”效用。“一元一次方程”中涉及未知数、已知数,还有变量,这就需要小学生在解题前明确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因果关系,脑海中构建出基础的解题框架;然后仔细读题,分析已知数、未知数、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先将解题过程落在纸面上,然后观看其答案是否正确,解题过程是否规整、严谨,解题思路是否清晰。当学生解题答案正确、解题思路正确严谨后,表示学生对于这道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可以鼓励学生将每个解题步骤的思考、思维表达出来。通过不断的训练,直到能够清晰地表达每道题的解题过程、思维、思路,逐渐形成自己解题的套路与方式。通过深入的学习训练,小学生能够达到边分析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要求,边解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边列算式边说理的境地,使其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5)给予中肯评价, 提升学生“说理”水平

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正处于敏感阶段,内心对外界的事情和他人的看法都十分的在意,在这种背景之下往往容易被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人或物所干扰。数学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发展阶段的特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美与积极的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课堂中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从而促进“说理”教学的开展和应用,减少授课教师语言和情感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比如,当讲解“因数与倍数”这一新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多肯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增强小学生的课堂自信以及“说理”能力,从而巩固小学生对与本节课课堂学科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7/7”“21/7”“14/7”“25/5”“30/6”等数学题目,指引学生掌握算数题的快速计算,并且让小学生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高计算质量。学生马上动笔计算,很快就有学生举手说自己已经计算完毕,教师可以及时肯定学生的计算速度,随后等待其他同学。当全部学生举手表示计算好了之后,授课教师可以及时夸赞学生的整体计算速度。让小学生在增强计算自信的基础上,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求出正确答案,并且告诉学生刚刚计算的题目中并没有产生小数,也就是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整数倍,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在这之后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学会举一反三,学生就会踊跃参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就要采取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新旧内容加以联系,营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展开辩论比赛等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及时地进行课堂反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说理”积极性,提高“说理”水平,培养“说理”意识。

(6)拓展应用内化深度学习,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同时又能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对数学学科进行学习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掌握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是能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大对生活相关情境的构建力度,通过大量的、不同等级和层次的练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灵活利用该知识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纵向思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思维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帮助学生掌握量角器等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按照平时的思维,应从量角器内部的0°出发,向右确定角的另一边,以此来测量角的度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转换思考的方向,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在学生自身不断地尝试和练习下,通过全班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能够明白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不单单能以内圈的0°为标准,同时还可以外圈的0°为标准。学生一旦知晓这个道理,则会掌握不同开口方向的角度数的测量方法。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地观察和研究,掌握多种量角器使用的方法,同时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让学生能够明确测量角度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练习经验不断丰富,同时动手能力也能获得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教学,那么必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于小学课堂的关注力度。在这个过程之中,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课堂指导和亲切的帮助之下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逐步加深自己脑海中对于新知识的印象,提高自身的课堂参与程度。在深度学习的帮助之下,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婷.如何利用说理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05).

[2]陈声琳.探寻问题解决途径  促进创新思维培养[J].黑河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