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指导中需要与时俱进,注重跨界融合,整合和优化课内外教学资源,探索适合数字化环境下的习作教学策略,适切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小学中段习作起步,发挥数字资源的开放、交互、共享等功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以客观、真实地还原生活为标准,以写清楚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努力克服习作起步的困难,使学生乐于表达、自信表达,从而稳稳当当地迈出习作的第一步。

一、破冰:挖掘数字素材,让习作有“话”可写

《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小学中段学生的观察力发展迅速,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从中捕捉典型的表象,提升学生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积累习作素材,唤醒习作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坚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适切原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数字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倡导学生“写真”“写实”,引发学生再现生活的愿望,变“要我习作”为“我要习作”,使习作成为学生一种由内向外的表达需要。

(一)影像留存,打开记忆舱门

《课程标准》倡导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他们并不缺少生活经验,但缺少发现素材的心。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是写作的素材,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细心感悟生活,用数字设备(手机或相机等)拍摄照片,留存重要时刻,到习作的时候就能唤起学生的记忆,再现当时的场景。

以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选择最近观察中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为避免学生在观察体验后记忆模糊,同时深化学生对身边缤纷世界的认识,笔者在习作前期借助“之江汇教育广场”和“钉钉班级群”中的班级圈,创建话题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摄影展,鼓励学生用图文日志的数字方式记录生活(如图1):利用手机多角度、立体化地拍下自己熟悉的校园风景、田园风光、家庭生活等场景,将一张张五彩缤纷、内容独特的静态图片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或事情发展的顺序上传,并以主题+简介形式为图配文,让记忆不褪色。

(二)资源共享,拓展生活体验

数字时代,海量信息无处不在,“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可在互联网中搜寻大量资源,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库,让素材种类更为多元,主题性更为凸显,切实升级学生的生活体验,缩小学生与习作的距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存放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和“钉钉班级群”共享的“习作素材库”文件夹中,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习”提供全新的教育教学空间。

《国宝大熊猫》是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由于大熊猫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很少有条件亲眼看到大熊猫,更别说与大熊猫“亲密接触”了。虽然语文教材中提供了一些资料,但这些素材是非常基础的,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习作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不再步上届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后尘,出现无趣习作的现象,除了布置学生自主搜索大熊猫资料的任务外,笔者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创造性地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库,如图片、视频、网站、电视节目等,让学生走近大熊猫,了解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成为国宝的原因等,触发学生对大熊猫这种可爱动物的习作兴趣。

(三)动画创生,激活表达意愿

动画片是每个学生童年不可或缺的快乐源泉。它具有想象丰富、大胆奇特的特点,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视听结合的动画片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并乐于分享,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信息,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活自我表达的意愿,对熟悉的动画进行再创作,从中寻找习作的生长点。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是重要的习作能力。《我来编童话》是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了解、选择并运用童话中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角色并不困难,难在如何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的情节。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因此,本课教学前,笔者播放了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习作课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再通过剪辑一些精彩的动画情节,让学生置身动画世界,通过“聚焦话题”进行再创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尽情想象,构思童话情节,丰满故事内容(如图2)。

二、启航:借助数字技术,让习作有“策”表达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汇总、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并能学以致用。借助数字技术,教师可改变传统习作指导模式,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开放、交互、动态发展的强大功能,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降低习作难度,探索有益的习作指导策略,让习作有“法”表达。

(一)微课录播,让习作表达更得法

微课作为一种直观、便捷、高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让师生的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多样的特点,教师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将习作的指导与视频、图像、音乐等元素智性融合,在深度剖析习作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习作微课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的习作有的放矢,从而积极主动地融入言语实践,促进习作技巧、方法的习得。

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笔者制作了以下微课:第一步,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本单元《蜜蜂》一课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使学生快速进入思维导图的情境之中;第二步,以具体的实验内容引入习作主题,采用问题加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梳理文脉,寻找并突破习作盲点;第三步,以下水文《烧纸船》为例文支架,为学生提供习作的范式进行模仿借鉴,聚焦知识、技能等习作策略;第四步,针对学生习作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取下水文的适当部分讲解,引导学生在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记录清晰的实验步骤,学会细致地观察思考,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之后,笔者将录制好的习作微课上传到班级群“习作指导微课合辑”文件中,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地借助此微课进行习作探路。

(二)视频拍摄,让习作表达更有序

起步习作遵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过程,需要观察、思维、表达的结合。由于认知、记忆等因素影响,学生把事情完整有序地回忆再现是非常困难的,把过程有序地表达出来则是难上加难。这时,借助手机拍摄过程视频,让学生多次重复观看,再现完整的过程,可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倍速播放,可增强观察的细腻性与体验的深刻度,将抽象的习作具象化,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习作兴趣,让习作的有序表达水到渠成。

在教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之前,笔者在互联网上收集了一些有趣且便于小学生操作的实验,如烧纸船、鸡蛋浮起来了、水的张力、摩擦起电、白醋去水垢等发布在班级圈,让学生周末在家做一做。实验时,请家长帮忙拍摄实验操作过程视频并保存。之后,倍速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借助图表快速记录实验主要信息。同时,为唤醒学生观察缺失之处,可以适当重播,并随着镜头的“聚焦”与“定格”,分解实验步骤、特写实验结果,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观察与反思实验细节的机会,增加自身的实验感受,帮助学生把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维过程拍摄成可视化的视频,走出表达无序的困境。

(三)语音转换,让习作表达更无畏

录音转文字助手,可以直接将语音转成文字,只要打开“录音转文字助手”App,点击“录音实时转写”功能,开始录音,就能一边录音一边转成文字,录音完成之后转写也就基本完成了。利用语音转换器,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语音和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大胆地以“我口”表“我心”,打破习作难写的魔咒。

继《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录音转文字助手”App将实验时看到的现象、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心得等通过讲话的方式如实地表达出来,不用考虑个别错别字,不用考虑说话速度慢,先大胆地说、自由地说。语音转换器会真实地“翻译”学生的语音信息。与此同时,学生的口头禅、重复词语都能如实地转化为文字。学生在转换结束后再次诵读,调整不通之处,改正错误之处,删除重复之处,进一步优化语言,最终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经过多次练习,学生终于把《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用语言流畅地说了出来,习作也就“写”好了。

三、护航:善用数字平台,让习作有“趣”评改

教师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学生语文的学习。例如,利用数字平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习作展示平台,以“展”代“改”,以儿童的视角看待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建立学生的“读者意识”,帮助学生学会赏识,获得赏识,从而收获习作信心。

(一)班级圈互评,生成读者意识

《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习作评价应当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切磋活动,因此要借助数字平台,给学生互评的机会,将习作评价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学生生成读者意识。

以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为让学生克服对习作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鼓励学生放胆去写,把想说的、能说的都写出来,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读者情境:“大家对班级同学都非常熟悉了,我们周末在班级圈创建了‘猜猜他是谁的话题沙龙,请选择一位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出现他的名字,同时要让大家读了你写的内容就能猜出他是谁。”学生参与话题的热情度很高,猜出了就会在班级圈相应的评论框里写出答案,并附上简短的依据……一旦有了明确的“读者”,感情就有了倾诉对象,习作就会文思泉涌。

(二)家校本点评,建立习作自信

在数字平台的支持下,习作评价呈开放的态势。教师的即时阅读和正向点评反馈,让习作从“任务”转变为“需求”,成为学生自觉自愿表达的需要、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学习他人及自我挑战的最佳途径。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习作实践。为保持习作频度,笔者倡导学生每周写一篇小练笔。同时,笔者还利用钉钉班级群的家校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点对点”即时评价平台,鼓励学生将小练笔拍照上传。这样笔者可以第一时间在线阅读和批改,在图片上留下规范的红色批改符号,结合学情和学生练笔真实情况给予正向评语和修改意见。只要学生的练笔“我比我优”,就会被评为优秀作业“A+”在班级群里公开,让学生知道教师在关注他的作品,共同见证他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习作自信,形成良好的习作内驱力。

(三)朋友圈点赞,体验习作成就

只要学生的作文能被公开发表一次,就会改变他们的写作态度和对写作价值的认识。微信朋友圈具有真实、即时、交互、形象的特点,能让发帖的学生感受到交流与表达的真实需求,亲朋好友的点赞和评论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习作的成就,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开学生创作的源泉。

朋友圈可以基于产生的灵感即兴而作,通过文字和照片随时记录。发朋友圈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从心出发,由感而写。同时,鼓励学生将有意或无意拍的照片附上文字表述发在朋友圈里,这样也会得到家人、朋友的关注和肯定。文字表述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个短句,围绕一个主题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清楚即可,让学生学会随时记录,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推陈出新辟蹊径,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的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数字时代,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与习作指导适切地有机融合,扬长避短,以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为抓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学习中积累方法,从练笔中提升能力,从评价中获得自信,帮助学生走好习作的第一步。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横港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