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刚 孟玉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在原教材设置“活动课”、开展探究性和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更新,体现了课程综合化、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现阶段,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和更新、智慧课堂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工作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理念逐步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必将成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支撑。本文旨在初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初中历史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策略,不当与浅陋之处,以见教于方家。

一、贯彻课改理念,做好实施规划

新课标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中专门规划出10%的课时,并设计了10个主题活动的参考示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和所跨学科内容,对主题学习进行整体上的课程规划。结合新课标,笔者初步规划了下列跨学科学习主题,如“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八年级)、“历史地图上的世界格局”(九年级)、“中华英雄谱”(七年级和八年级)、“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八年级和九年级)、“小钱币,大历史;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看电影,学历史;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在身边发现历史”(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部分学习主题可在一个年级段组织开展,大多数学习主题需要在不同年级段分阶段组织。

在理念层面,课程综合和信息技术支持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在要求;在实践层面,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还应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和进度,根据各板块和单元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在方式层面,通过项目式、渗透式、校本式等途径,组织开展主题学习。

(一)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

教师要拟订主题学习活动方案,在相对固定的学习阶段组织实施,如七年级和八年级期末开展“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英雄谱”主题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学习结束后,开展“历史地图上的世界格局”主题学习;重要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华英雄谱”等主题学习。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和校情、学情,开展特色主题学习。如为迎接“七一”纪念日,有教师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教学内容,开展了“三绘党旗”主题学习。在图1所示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单中,拓展实践活动涉及历史、美术、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信息技术对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渗透式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学习主题涉及的具体内容,教师还可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渗透到单元与课时教学中。如“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其内容涉及各学习板块,教师教学时可做如表1所示的统筹规划。

(三)校本式跨学科主题学习

受学期总课时数的限制,教师可根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生发展需求等,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校本课程。例如,学校教师开设的“‘剧’说历史”课程,就很贴近“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影解读和影评撰写活动,让学生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史实,分辨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社会形象的差别,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问题探究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还可将地方史知识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补充。如“中华英雄谱”主题学习时,教师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安徽籍的“中华英雄”,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别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重大贡献,领悟其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问题探究和成果展示。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环境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技术支持教学,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理念引导,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如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利用问卷星开展学情调研;课堂教学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借助大数据收集问题探究结果并进行适时的评价反馈;课后拓展延伸阶段,通过微信群、专题网页、简拼美篇、电子相册等各类信息平台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二、素养导向设计,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设计、内容整合、活动开展、评价反馈等都必须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科思维品质,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参考示例对设计思路的说明,体现了素养立意和育人导向的课程理念。如“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主题学习,其设计思路(见表2)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聚焦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确定核心素养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提供了范例。

综合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显性特征,也是课程综合化的内在要求。知识体系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呈现方式,可视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张名片,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内容选择的指南。如“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知识图谱,内容涵盖中国秦汉、隋唐、元明清、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世界史上罗马帝国、新航路开辟、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等历史时期的水陆交通建设,学科跨度大,知识视野开阔,活动探究性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操作性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条件。就上述学习主题的知识体系而言,活动的实施要注意以下问题:(1)活动开展的时机:主题学习何时开展为宜?课时如何分配?采取归纳整合的项目式学习,还是化整为零的渗透式教学方式?(2)跨学科内容的界定:历史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同一史实也可在不同的主题中探究。如“在身边发现历史”学习主题中,大运河、交通设施与交通工具的巨大改善等史实,也可纳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主题学习,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除了新课标所列的10个跨学科学习主题外,教师还可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从板块、单元、课时学习中,整合和提炼出一些大概念,如中外近代化的探索、社会变革与转型、思想解放与民主法治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开展跨学科学习主题活动。(3)内容选择的广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选择要符合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要在主题设置和内容选择、活动的开放性和实效性、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出优化处理。

三、突出问题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探究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也是活动有效开展和品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精选跨学科的学习材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围绕学习主题和立意进行系统的问题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适度开放逐层递进,鼓励质疑和交流碰撞,培养探究意识和学科思维。例如,利用大运河相关史实,开展“水陆交通与国家治理”主题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历史:文献史料解读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如下数字资源。

材料一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四年(608)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的运道基础上开凿江南河。

材料三  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

材料四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基于上述材料,教师结合以往朝代的一些重大工程,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性问题:(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及条件,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利与弊。(2)秦代万里长城和隋朝大运河都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有何共同之处?(3)战国时期开凿的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国家政权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设计这些探究性问题,旨在贯彻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史料实证素养;让学生通过比较异同,深化认识,培养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语文:诗词解读

教师呈现下列数字资源,如唐皮日休诗《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又如,唐胡曾诗《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之后提问:两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简述理由。这主要是培养学生诗词鉴赏和客观、全面、辩证评价史实的能力。

(三)地理:地图识读

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示隋朝大运河图和元朝大运河图,引导学生对照地图,手绘大运河示意图,标注大运河连接的主要河流、重要地点及河段名称,思考:(1)唐朝时余杭士人如何赴京参加科考?范阳商人如何走运河水路到扬州经商?(2)说说隋朝大运河的哪一段流经家乡所在省份(安徽)?(3)比较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河道特征,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四)科学:水利知识车船技术

教师呈现开凿大运河想象图和大运河古纤道雕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合理想象,讨论交流开凿大运河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以及古代运河的运输状况,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五)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乡风景名胜

基于大运河流经省份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说说家乡所在省份运河故道的前世今生、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原因和意义,并思考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祖国文明,旨在通过联系历史与现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六)艺术:音乐、美术作品

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大运河畅想》,同时展示图片《运河唱晚》,让学生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题,在欣赏有关大运河音乐、美术作品的同时,尝试进行文创活动,交流创作构思,从而加强文化熏陶,培养审美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中的探究问题,围绕学习主题,依据所涉及的跨学科知识进行设计,形成较严密的逻辑链条,逐层展开(具体的环节设计可做优化调整),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学科思维,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落地学科核心素养。

四、加强评价反馈,赋能主体发展

新课程理念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融合性。将评价融入主题学习活动全过程,同时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效应,“教—学—评”一体化,相互促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第二,发展性。评价内容不仅关注活动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学科思维、实践能力、价值观念等的进步,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三,多元性。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多元视角,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要素以历史学科为本位,兼顾跨学科学习表现出的核心素养;评价方法包括语言激励、问题诊断、活动调控、成果鉴定、反思总结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材料呈现、对象选择、数据搜集、成果展示等方面对评价的支持作用。第四,适时性。以过程性、诊断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及时反馈点评、反思纠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策略。

制作评价量表,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重要环节。“从大运河看水陆交通与国家治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量表(见表3),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从活动准备、素养达成、活动参与、拓展延伸、活动反思等维度,将分值与等级相结合,客观、多元评价学生活动全程表现,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促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

五、线上线下结合,拓宽活动边界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技术支持学习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开展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可发挥物联网互联互通的优势,广泛搜集和精心选择历史博物馆、名人馆、影视纪录片、学科资源平台、文献与图片检索等各类跨学科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活动边界,为主题学习和探究问题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保障。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系统,创设形象的、动态的、具体的历史情境,及时呈现小组合作探究的状态和成果,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深化合作探究。

教师还可进一步发挥线上学习优势,利用网络空间和各种媒体手段,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实现主题学习的拓展延伸。或者利用图文简拼方式,展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有效拓宽历史学习边界,促进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自当成为行为自觉。基于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令人关注和期待,现阶段的教学也不能“观望”和“等靠”,历史教师要有思想上的理性、意识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协同,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和方略。

注:本文系“初中历史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孔志刚系安徽省合肥市育英中学教师,高级教师,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孟玉珍系安徽省合肥市育英中学教师,一级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教坛新星)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