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贤

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种现象级议题,有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法、策略、路径、设计、逻辑,乃至指标、标准和框架等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现象蕴含着高度共识: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来说,林林总总的“实践方略或良策”不过是对底层逻辑的认识折射或表征。没有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的正确认识,所谓的转型方略很容易滑向缘木求鱼或郢书燕说,甚至南辕北辙。

何为底层逻辑?简单说来,就是事物背后蕴藏的最本质原理、基本运行机制或认知与实践的规制。底层逻辑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问题的本质去寻求问题解决之道。换言之,底层逻辑即“常识”。常识就是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性的原理和规律。常,是不变,无常是变化。“知常曰明”。比如,不论何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育人”。尊重常识即遵循底层逻辑,是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方略的前提。

那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在数字时代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战略意义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智慧社会同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就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从系列国家文件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使命是“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核心价值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

教育现代化是要形成教育新形态、新模式和新业态,以促进人的现代化或提升人的现代性;高素质人才是指基于立德树人总要求的、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人才;需要破解的教育发展难题是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育系统性变革,包括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等要素的全方位创新,或“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的教育数字化。

底层逻辑的内涵是发展的和具体的,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基于且高于内涵式或高水平发展的、由系统自身推动的内生发展取向和模式。因循这一底层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就能明确实践的根本保障、发力点、关键机制、核心任务、核心价值等。比如,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是转型的根本保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赋能学习者和个性化学习等是转型的发力点,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发展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是转型的生命力,构建“公平优质、包容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是转型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创新是转型的重要载体,破解教育高质量、大规模和低成本之间的“不可能三角”是转型的核心价值,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数字技术蕴含巨大的变革潜能,但我们还没有找到将技术潜力化为现实的路径”。据调查,目前我国八大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分值普遍不高。教育行业同样被转型过程中“为何转、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得如何”等问题所困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转型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系统战略工程,无论是认识的深度、方法的适度和路径的合度,都应明了其底层逻辑,包括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从而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精髓。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