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克荣

摘 要:《夜归鹿门歌》是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的首篇。该单元要求教会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修课程也应该区别于必修课程,但目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则是一脉相承的,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应讲出有语文味的内容。那么,哪些东西是语文的基本内容呢?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鉴赏 诗歌 语文素养

一、对语言的挖掘

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揣摩、感悟、品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大而化之”;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尤其应该如此。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诵的时候,我开篇就引导学生疏通字词,读准字音,感悟品读。

此外,我让学生揣摩诗人炼字的苦心,如关注诗眼“开”,佛家在智慧点化上有个词叫“开光”,而月光对树这样照着,岂不是像佛家的“开光”一般?作者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豁然开朗的心境也赫然而出,“归”字表明作者毅然决然的人生态度,求仕不得转而求山水;同时还有“亦”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夕阳下,诗人与世人同行,但方向却不同,踽踽独行的身影在月光下越来越长……总之,要引导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疑点,将赏析引向语言的细微妙处,这是课堂设计的一个初衷。

二、对诵读的重视

语文课上不朗诵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诵读不仅仅是朗读技巧的问题,更是鉴赏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一节诗歌鉴赏课,诵读更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四读”的教学环节:一读:走进文本,吟咏诗韵。学生边读边品,在反复吟咏中感受主客体浑然合一的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二读:赏析文本,缘景明情。读主旋律,读好句,读主旨关键句,如读到“江村”时用上扬调,有突出还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意思,“鹿门”要用平直调,声音可以略低,重读不一定要声音大,用虚声,也是一种强调,使学生对关键词语有确切的理解。三读:解读文本,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关注尾联悲与乐等复杂情感交织的读法。四读:研读文本,涵养心灵。以配乐的方式来背诵,体现学生在真正读懂一首诗,认识一个人,思考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问题后,产生出来的感情。

总之,让学生先品后读,或先读后品,品后范读,一遍不足时再读、反复读;齐读、配乐读……从形式到内容,书声琅琅,入耳入心,使学生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诗歌,再通过理解以更准的方式诵读出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三、对文本的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文本,或者说是以文本为基点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我们的探究不能以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教会学生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鉴赏诗歌。学生先通过朗读,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直奔重点,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以时间和地点为分界,概括出两幅画面:黄昏江边景、月夜山中景。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概括景物特点,揣摩诗人情感。景物特点一旦体悟到位,领悟情感也就轻松自然了。

此诗的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既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孟浩然的思想境界。正如孙绍振先生说:“建构读者自己的想象,努力还原诗人的想象,才能抵达诗人情感的核心。”

四、对精神的关怀

新《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素养”,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文以载道”中的“道”。新《课标》还指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人生理想。人们习惯把诗歌称为文学作品中的佳酿,更多的是着眼于其语言和形式的精粹,其实,从思想情感而论,何尝不是如此?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品质,也是诗歌教学的目标;倘若能培育出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说教师功莫大焉。

通过本诗,就是想让学生不仅钻入书中,而且还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使其体验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沉醉感,从而达到新《课标》中所说的“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于是,我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对于也许仕隐两失的人生处境,如果你是孟浩然,会怎么办?”以此来加强语文课对学生们的精神关怀。正如我在结束语中所说的那样:同学们多选择努力为官,但要保持内心的高洁;也有同学有别样的选择,“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使是隐居乡野,也要忧国忧民忧天下,这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当然,还有别的路可走,如像孔子一样,退而授学,得英才而教之,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虽然,孟浩然早已作古,但是人生到底该怎样度过?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却远没有停止。孟浩然以其细微而又倔强的声音告诉我们:既然“显”不能成其志,“达”也遥遥无期,那么选择归隐,以诗文传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选择的是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这也是我对同学们的期望!这样,就由“归”的现象到了本质,让其品质得到升华,使文本走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产生了深远的思考。

总之,出于这四个方面的考量,这首诗我采取了学历案的设计形式,也许存在许多不足,但对于任重而道远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语文课真正姓“语”名“文”的追求,我会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苏立康主编《品课:高中语文卷001》,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

[2] 史建筑主编《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