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浚明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体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树立学生健康的品格。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品质合理融入体育教学,是现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分析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自新课改实施以后,我国体育教学的模式也非常了很大的改变,国家对于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愈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开始得到体现。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体魄,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深厚,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精神瑰宝,对于现代青少年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都是初中生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虽然还不成熟,但是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让学生的思想从本质上得到提升改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体育教育不仅承担了中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更要对学生的健康品质进行塑造,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学科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有重大意义。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缓解学生学习中的压力,而且多在室外开展,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实现。学校对于体育教育大多不重视,学生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是做游戏。新课改推行以后,很多学校加大了体育教育的开展力度,但是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状态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学生还是只学习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而对这些运动背后的知识并不了解。例如,我国的乒乓球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占据霸主地位,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运动员优秀的品质,和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以及运动员的国家荣誉感。这些优秀的品质均是从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延伸而来的,教师从传统文化精神入手进行体育教育,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传奇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事迹对于学生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将这些历史故事与体育教学进行融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体育是运动类课程,将历史精神与人物故事融合到体育运动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记忆,还能通过与这些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教学资源接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也可将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印在运动服装上,这也是体育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初中体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很多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青少年都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如儒家的仁义、孝道,是人的立身之本。教师可讲这些优秀的思想融到教学中,让学生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有些学生会因为输球而气急败坏,将羽毛球、球拍等扔到地上。教师不应该直接进行批评,这对学生是一种不尊重。教师要通过间接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如“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是否身体不舒服,需不需要休息”等情况,在安慰中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可在不影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这种互相尊重的德育教育,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让学生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

(二)以多样的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教学手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可针对某个人或者少部分人进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教育水平进行提升。初中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借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

例如在《史记》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负荆请罪”,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时,曾经用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用“刎颈之交”这个成语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教师可以此为抓手,对廉颇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加以宣扬,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让学生明白友谊的重要,更让学生养成维护集体利益,舍弃私人怨恨的良好品德。

(三)通过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

“意志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意志力不坚定是较为常见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通过情景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的意志力得到锻炼。

例如,教师在千米跑步练习前,给学生讲述张海迪的故事,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成了一名坐在轮椅上的作家。以此故事为背景,教师制定跑步游戏。可在400米、800米处设立“关卡”,而这所谓的关卡可以是一张白纸,学生只需要在上面打出一个孔洞就算闯过第一关,当然关卡也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古诗,让学生通过接龙的方式完成闯关,继续跑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疲累,跑到终点。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锤炼。

(四)重视言传身教,宣传传统文化

“言传身教”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都做不到,又如何能要求学生去完成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要在语言上影响学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一些体育器械需要擦拭和保养,教师要带头劳动,学生看到教师的劳动,也不好偷懒,大家团结合作,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体育器材的保养,进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活动。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初中体育教育不仅承担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还需要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与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体育教育的融合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王钝锐《传统文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22期。

[2] 张春艳《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新课程(中学)》 2016年第1期。

[3] 邢矢《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3期。

[4] 张军民《浅论中国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第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