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历史悠久,留下了相当丰富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小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社会和生活缺乏认知,且好奇心较强,对其进行优秀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自身、对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个人修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岁月的沉淀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在小学生的启蒙时期,可以阅读《千字文》,这样不仅能起到识字认字的作用,更可以感悟古人的智慧和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知识。此外,古人还对音韵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千字文》又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语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从国家层面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加快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上升,但是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身处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措施。

此外,不少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不能上升到国家层面,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文化输出,对于美国这类建国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为提高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输出的选材上以未来和科幻为主,这从美国的各类电影中就能看出来;而对于英国这类历史文化相对悠久的国家而言,在文化渗透上,也会从英国的历史文化入手。也就是说,国际之间的文化竞争一直存在,且随着社会发展还会呈上升趋势,因此,在教学上,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瑰宝,要将其和教育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理念。

二、树立人文学科的主导作用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首先要寻找各学科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其中,人文学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具有天然优势。

以语文学科为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是教材的选择上,都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加直观的感知。

以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为例,从形式上看,诗歌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对诗歌产生了认识,那时候的诗歌以表达人们的志向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朝对于词的应用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辛弃疾的这首词,更是经典作品之一,需要学生好好领悟和学习。从内容上看,学生要通过对诗词的阅读,学习古人在对农家生活描写时的各类表达技巧,如这首诗通过对茅檐、溪水、青草等的描写,一改稼轩词豪放的风格,在田园风光的描绘上也极质朴,而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此外,学生更要通过对诗歌的学习,感悟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都具有共同点。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的学习态度正是他们需要具备的。另外,语文课本中还有各类文体,在技法和情感态度上都各具特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感悟文章的美感,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欣赏能力。

三、多学科之间进行文化渗透

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适合人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在教学中,其他学科也可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学科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能力。

就音乐教学而言,在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的欣赏过程中,也能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就爱国主义情怀与学生展开探讨。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为人所歌颂,如投身汨罗江的屈原,人们歌颂屈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更因为其爱国精神。对于小学生而言,爱国主义精神对其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以体育教学为例,体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在长跑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条件和耐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长跑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此时,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引导,提出吃苦耐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重大的意义。梅花之所以香气扑鼻,是因为经历了苦寒,知识如海广袤,学生自然需要以苦作舟。

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看待各类事物时,主观色彩较为浓厚,对很多事物都不能加以客观认知。因此,学生在心理状态的表征上,具有明显的向师性。于是教师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这就需要教师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小学美术《水墨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水墨自身的特点,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水墨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水墨画中的传统文化魅力。其次,教师可和学生共同感悟水墨画的特点,在传统水墨画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但是仅仅通过墨这一种颜色,以深浅变化,就能构成一幅鲜明的水墨画。此外,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上,中国人更注重意境,胸有丘壑只在点墨之间,而这也和中华民族含蓄、优雅、内敛的性格有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民族精神进行感悟。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需要对水墨画保有尊重、认可和发扬的态度,学生也能够通过教师的态度,逐渐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如美术对学生画画技巧的要求较高,且学生在观察物体时,需要有较高的观察力和耐心,而“知微处窥全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则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品格。

五、传统文化教学应与时俱进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岁经历了无数纷争,但中华民族依旧以顽强的精神,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洗礼而褪色,反而在现代人价值观的培养上熠熠生辉。因此,就教学而言,应该立足于时代特色,与时俱进。

教师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就现阶段而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体现在教学中。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作为古代文化被人们学习和认知,而应结合实际。其次,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需要立足时代,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人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助的教学形式;还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最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义向阳《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考试周刊》2018年第28期。

[2] 唐素红《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明日》2018年第28期。

[3] 王瑜《谈提高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素质》,《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年第8期。

[4] 高利颖《传统文化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启示》,《商情》2018年第14期。

(杨祥瑞,1972年生,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