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晗

摘 要:“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之路,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相互冲击与影响,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流变,因此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刻不容缓。学校承担着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育人目标的任务,发挥着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功能,在民俗文化传承层面,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广泛性,积极践行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之路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校教育 沉浸式教学 民俗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0.002

民俗文化是生活文化,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无处不在,民俗文化传承的教学实践离不开身体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大脑是身体的大脑,身体是环境的身体,环境影响身体而身体影响大脑,因此要以一种情境化的、生活化的沉浸式教学作为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的基本实践形式。

一、沉浸式教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内涵

沉浸体验存在的独特优势使其逐渐被引入教育教学之中,确立了沉浸式教学的基本形式。沉浸式教学被广泛用于语言教学活动中,例如加拿大为了重塑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而实施的法语沉浸式教学,美国明尼苏达州孔子学院的汉语沉浸式教学让汉语更加顺畅地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沉浸式教学理论逐渐引入国内,我国部分学者在总结国外沉浸式教学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本土化的理解,但受制于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创新相对缓慢,沉浸式教学在国内并未大放异彩,反而在教学改革浪潮中逐渐沉沦,国内对于沉浸式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热度不断式微。

沉浸式教学是将主体置于良好的文化环境之中,关注学习活动和过程本身,激发学习者的内部驱动力从而获得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层面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其关键在于不断调适挑战和能力关系的平衡从而获得沉浸体验。基于切克森米哈赖的沉浸体验理论,可以将沉浸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挑战和能力的动态平衡,活动和过程的目标导向,意识、行动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反馈与调节的有效机制。

二、沉浸式教学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价值

1.坚守教育立场,回归育人本质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对身处民俗文化环境中的广大民众起到教育教化作用,焕发着鲜明的教育性。早在学校仍未成为独立机构的远古时期,祭祀、学礼等民俗特色活动就包含着教育的意味,时至近代依然将教育视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教育性本来就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特质。《礼记·学记》中记载“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体现了教育教学作为滋养民众心灵、承担育人任务的专业活动能够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教育尤其是地方教育总是承载着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基因,并在无形中促进着广泛系统的民俗文化传承,教学的教育性和艺术文化的教育性是一致的,因此民俗文化传承、教学和学校教育在教育性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学校教育通过教学这一基本活动传承民俗文化不仅具有逻辑合理性也具有强大的实践操作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广大民众的集体文化特质,也是内化于心的精神印记,它的内潜性、非物质性要求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必须深刻把握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必须超脱于具体器物的实在外壳,发掘、探究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内在品质。走进学校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但学校不是民俗博物馆,更不是各种民间器物模范和杂技学习的舞台,大张旗鼓、粗暴机械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不仅没有深刻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反而将民俗文化传承带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同时也将原本完整流畅的学校教育活动分解得支离破碎。因此,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依然必须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坚守鲜明的教育立场,系统合理规划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全过程,杜绝主客异位、本末倒置的非理性化现象。

2.以文化人,增强民俗教育适切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共享和发展,并在无形之中感染着人们的内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如一位民俗学家所言:“群体中的人们与民俗的关系就好比如鱼儿与水的关系一样。”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必须借助于沉浸式、熏陶式教学活动。沉浸式教学促进学生在文化环境中自我感知与体悟,与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相遇和对话,在活动和过程中不断调适挑战与能力的平衡以达到“沉浸”状态,与民俗文化融为一体,最终变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民俗文化人。学校尤其是基础学校的育人目标不是把学生锻炼成某一行业的专家,民俗文化传承的目的也不是将学生变成研究民俗文化的学者,因此,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要深刻把握民俗文化的内在特征与学校教学活动的育人路径之间的关系,以沉浸式教学为基本形式,通过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境育人的方式提升教育适切性,让民俗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文化和学生完整生命的有机组成。

三、学校教育传承背景下民俗文化沉浸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1.设计和提供弹性教学内容,维持挑战与能力的动态平衡

沉浸式教学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高度融入教学活动和过程并产生精神畅游般的“沉浸”体验,从而激发其内部驱动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引发“沉浸”或“心流”现象的根本在于活动和过程中挑战和能力的平衡。学习的内部机制体现为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和顺应,只有不断呈现新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为学生设计和提供弹性教学内容,以维持教学内容的挑战难度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民俗文化具有流变性,作为民众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在自然延伸过程中“当民俗不被需要或享用,延续也会在民众的无意识中渐渐终止”。

2.构建学校共同体,培育共同体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众共同创造并享用的生活文化,反映了地区民众的整体精神文化特征,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滕尼斯将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依据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三种“共同体”体现了从生理联系到物质交换、交流到最终的精神、文化的社会性交往,因此民俗文化就其形成机制和存在方式与作用而言,它本身就是共同体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是地域特色文化,也是“人化”,反映了经由历史变迁与社会更替沉淀在地区民众内心的整体精神特质,其核心是“群体的精神内核”,因此学校教育传承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沉浸式教学需要从整个学生群体着手,构建学校共同体、培育共同体文化,以“共同体文化”作为群体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断感染和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内化与表现,在民俗的共同体文化中浸润学生、熏陶学生和激发学生。

3.突破教学场域壁垒,厚植民俗文化传承的生活意蕴和交往情结

一般来说,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场域,是绝大部分教学活动的发生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时间、教师、学生和场所的相对固定,学校教育传承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沉浸式教学,要以班级为主要阵地,但不应被班级的物理空间羁绊,要以师生为主要参与人员但不能仅仅依靠师生,还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参与进来。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和相对单调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削弱民俗文化传承的生活意蕴和交往情结,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发育未到成熟期,以及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枯燥的知识符号中获得沉浸体验,也无法深刻体会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因此,若要获得沉浸体验、有效传承民俗文化,必须要突破教学场域壁垒,打通教室内外联系,将教学活动伸展到班级之外。

参考文献:

许翔杰、高耀明《试论沉浸式教学与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