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韩雪 李丹

摘?要:耕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将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在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存在内容不明确、形式不鲜明、协力未形成等现实困境,因此在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形式以及融入的可持续保障上都要充分挖掘耕读教育的政治力量。

关键词:耕读教育思政课涉农高校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教育、人才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思政课本身就带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属性和铸魂育人的精神引领功能,特别是涉农高校更有培育“一懂两爱”“强农兴农”思想教育的使命担当。耕读文化的浸润有助于涉农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治课是实现乡村全方面振兴、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1.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实现乡村全方位振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资源短缺,特别需要真正“一懂两爱”的人才。2021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耕读教育是吻合国家教育人才目标要求、培养“知农爱农、扎根三农”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与途径。涉农高校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课程建设中融入耕读教育,用耕读文化的滋养广大农科学子,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感召青年学生扎根三农和服务三农的强大动能,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科技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政课要有赓续中华文脉的主动意识,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从先秦时期便有记载的“士子躬耕”到东汉的“耕学并举”,再到北宋“耕读相兼”,“晴耕雨读”“昼耕夜读”从一种读书人的生活方式,逐步演变成中国古人崇尚的一种教育理念、家训家规、治国选材之策、物质与精神自给自足的诗意生活。耕读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并促使其经久不衰、源远流长。耕读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更是实现耕读精神指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思政课”就是在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量丰富素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拓宽思政课的内涵。而耕读文化中的“耕”可理解为农业生产劳动;“读”可理解为接受文化教育。在传统耕读中,学生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更能够通过实践,感悟和认识自然与生命,进而对农业、社会、国家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自身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因此耕读教育和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将耕读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既契合新农科建设,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为大思政课建设挖掘社会生活、农业生产中的教育元素,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又可以“知农事、敬自然、勤四体、明道德、善思维、养雅趣”的思想理念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1.内容不明确

耕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其实是“耕什么”“读什么”。而目前的涉农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对“耕与读”的内涵外延、内容价值缺少深入挖掘。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不下田,谷不落地”,农耕劳动的价值开始被逐渐淡化,耕读教育也逐步边缘化。然而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耕读教育的价值将比任何时期都更大,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全体人民的小康之后,摆脱生计问题后农耕劳动所携带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以及生命教育的价值更为凸显。现阶段涉农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和其他综合类高校的思政课内容设置类似,既没有突出“农”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农耕教育所带来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仅仅是部分课程、部分章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粮食安全观等内容展开教学,农耕文化、耕读精神的课程案例运用也不够灵活多样;网络资源中关于耕读教育的课程参考资源也有限;“知农爱农”的思政元素还未能很好地和思政课程内容有效结合;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知农史、懂农情、爱农村的教育效果也有待加强。

2.形式不鲜明

耕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形式其实是“怎么耕”“怎么读”。现阶段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既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作用,也没有凸显耕读教育中“身耕”的特色。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实地动手劳动,目前多数思政课实践环节的耕读教育还停留在视频自学、手抄报制作、农耕知识竞答等形式上,即便有实地学习也以“走过场”的参观教学或观光打卡为主,田间劳动少,文化熏陶少,很难体现耕读文化对学生品行、意志的影响引导。耕读教育中的“读”不仅是为了学习耕种技术的知识教育,更是为了体会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因此“读”的过程不能流于表面而丢掉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深层精髓,丢掉自强不息、勇担大任的内在价值。如何找到既有效、又鲜明的特色形式开展思政课的耕读教育,把“修齐治平”的传统追求与振兴乡村的新时代理想有机衔接,是耕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1.课程内容注重耕读价值的内化、耕读资源的活化

将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首先在内容上要明确“耕什么”“读什么”。所谓“耕”,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耕”离不开土地和自然;所谓“读”,为接受文化教育,重在学习广博有用的农耕知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使学生树立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其实就是将农耕文化、耕读精神融入学生思政政治教育之中。

一是用耕读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勇于开拓”“砥砺前行”的时代追求传递给青年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悟自然生命、传承传统文化、理解劳动人民、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用耕读精神砥砺学生品质。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其目的是培育优秀农科人才,在课程内容就应该有意识地将“知农爱农”思想教育元素融入课程,通过挖掘鲜活榜样人物和典型事例身上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思想光芒,凝聚耕读精神,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将耕读教育的案例素材活化,用生动的“知农爱农”教育素材引导学生“身耕农业、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以“勤读身耕、立己达人”为精神指引,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志服务三农,为实现农业强国而不懈努力。

2.课程形式注重耕读模式的变化、耕读实践的转化

将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在形式上要明确“怎么耕”“怎么读”。随着国家对于耕读教育的逐渐重视,相关政策陆续实施,高校思政课主动融入耕读教育的各类“花招”不断涌现,但真正具有耕读内涵和教化作用的“实招”不多。涉农高校思政课在融入耕读教育中要注重耕读模式的变化和耕读实践的转化,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情境体验、劳动实践等方法,实现知、情、意、行全方面融合。

一是“思政课程+劳动课程”。劳动本身具有明显的思政属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可以体会历史发展、人类进步的哲学思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凝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思政课可以从传统的理论教学——“理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深挖劳动思政元素,通过“思劳双修”学分制、“思政劳动”实践、“劳动思政”提升等形式,依托涉农高校自身平台优势,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农科基地、科技创新园区等,让学生在土地中感知自然地力量,在劳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另外,思政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选题,指导学生在暑假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课题调研活动。

二是“思政课程+新农科建设”。实现乡村全方面振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资源短缺。新农科建设是在紧扣国家“三农”事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重塑农业教育链,将农业专业知识与知农爱农思想教育融合,培养一批有扎根“三农”情怀的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实现向农业强国的大步迈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可以推进思政与农科深度交叉融合,打破思政课的专业边界和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把耕读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农业科技创新、智慧大农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大力培养乡村规划、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业开发、现代乡村治理等方面人才,持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人力资源保障。

三是“思政课程+新媒体”。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建设的时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利用自媒体、微视频等广大青年学生喜爱的方式授课,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布置各类农耕文化、耕读精神为主题的短视频制作作业,并将优秀作业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宣传并进行评比等。另外,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形式,使学生获得耕读教育的沉浸式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5G技术、AR/VR技术在“土味”课堂感知自然力量、在校园之中重现古老民俗,比如利用影像给学生呈现后稷教民稼穑的场面等。

3.课程保障注重耕读教育评价体系的细化、耕读教育师资队伍的强化

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行,除了明确课程内容和丰富课程形式外,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如融入的评价体系、思政教师自身耕读教育的教学水平等。

一是细化融入评价体系。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融入,却不衡量融入的效果和水平,那么科学评价的引导与激励功能就难以充分发挥。既鼓励思政教师在课程中积极融入耕读文化,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习耕读精神。例如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此项考核;或者在学生课程成绩中直接加入适当比例的耕读教育模块,通过劳动比赛、成果展示、树立榜样等,将评价结果纳入成绩,甚至可以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中,作为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

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耕读教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思政教师是关键环节,对于融入好坏、成败起到了主导性作用。然而思政教师的专业在马克思主义学科,新农科的专业素养匮乏。在融入耕读教育过程中要想最大化实现育人功能,那一定是思政教师先受教育。可以聘请农科专家、农业工作者,甚至是田间一线农民给教师做专业培训,教研部定期开展耕读教育的集体备课,优秀思政教师教学展示、练兵等活动。思政教师自身更要拿出大量的经历阅读耕读文化文献,不断积淀耕读文化知识准备。另外,只有教育者爱农业,才会在课程中有积极主动融入耕读教育的意识,将生活理想与职业理想提升到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高度,因此重拾吃苦耐劳精神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功课,对于思政教师和高校学生都是必修课。

总之,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耕读价值的内化、耕读资源的活化;形式上要注重耕读模式的变化、耕读实践的转化;保障机制上要注重耕读教育评价体系的细化、耕读教育师资队伍的强化。这些是充分发挥耕读教育中政治力量的重要路径。另外,涉农高校思政与农学科从“大思政”和“新农科建设”的高度出发,形成强大协力,将耕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升思政课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吕树强《耕读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探析》,《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

[2] 钟霞《耕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进路》,《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

[3] 黄雪萍《新时代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河池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刘爽,1987年生,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韩雪,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讲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丹,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学与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重点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知农爱农思想教育对策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阶段性成果(GJB1422211);黑龙江省教学与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重点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GJB1422212);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SJ2021009);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SJGSX2022022)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粮食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SJGSX2022011)阶段性成果〕